2009年11月6日 星期五

一本與林本源收購郭家大租有關的論文

這本書與整個中壢的發展關係也很深可以給關心的人參考


中壢十三庄輪祀網絡之研究(1826~1945)

作者:陳雪娟
畢業學校:國立中央大學
出版單位:國立中央大學
核准日期:2008-07-21
類型:Electronic Thesis or Dissertation
權限:Copyright information available at source archive--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中文摘要

本文以清代到日治時期南桃園地區中壢十三聯庄為研究主軸,探討聯庄網絡的形成與變化。本文從開墾背景、祭祀範圍、地方菁英與國家政權四大脈絡,分析此地區人群的活動情形。
開墾背景方面,中壢十三庄存在著閩業主客佃戶的現象。這個地區的閩籍人數較客籍人數稀少,但是卻握有大租權;然而自道光年間之後,板橋林家收購北臺灣的茶埔,其中也收購了中壢十三庄閩籍郭家業主的田地,造成郭家在當地威望衰退。中壢十三庄的客佃掌握了這個時機,開始透過血緣與語言的連結,在這個區塊相互聯繫以抵抗境內的閩籍大租戶,在一來一往之間挑起了這個地區的業佃衝突。
祭祀範圍方面,當中壢十三庄日漸形塑之後,當地的客人透過宗教信仰的力量凝聚彼此的勢力,地方菁英們經由在地廟宇平鎮褒忠祠與中壢仁海宮的連結發展他們的權力網絡,到了日治時期更發展出一套全臺獨有的輪祀制度穩固彼此的向心力,今日中壢平鎮的發展會如此密切,就是受到這套輪祀制度的影響。
地方菁英部分,當中壢十三聯庄形成之後,境內的地方菁英開始角逐權力,他們透過參與廟宇的活動來擴張他們的勢力,因此這批地方菁英是主導十三庄發展的主要推手,也是輪祀制度的推動者。
國家政權方面,本文分析日治初期到末期,總督府在中壢十三庄推展的各項建設。其中,對這地區影響最大的是日治末期推行的寺廟整理政策,因為寺廟整理破壞了十三庄的輪祀制度,對當地百姓的生活造成衝擊。
總而言之,本文從上述四大脈絡觀看中壢十三庄的發展,並透過大量的清代契約文書與日治時期的調查紀錄,還原中壢十三聯庄形成的時空背景。此外,經由開墾背景的分析與地方人群活動範圍的研究,也從旁解說了北臺灣義民信仰之所以有新竹枋寮十五聯庄與中壢平鎮十三聯庄兩大系統的原因。


緒論---1
第一章 漢人社會的建立---15
第一節 中壢十三庄的自然與人文環境---17
第二節 平埔社群的盛與衰---33
第三節 漢人社會---48
第二章 義民信仰與媽祖信仰的結合
第一節 平鎮褒忠祠的建立與信仰傳布---73
第二節 中壢仁海宮的建立與信仰傳布---84
第三節 義民與媽祖信仰輪祀網絡的形成---97
第三章 輪祀網絡內的競爭與合作
第一節 社會衝突的經過---107
第二節 地方菁英的形成---120
第三節 輪祀網絡的變動---130
第四章 國家力量與輪祀網絡的適應
第一節 政權更迭---141
第二節 國家力量的深化---160
第三節 皇民化與寺廟整理---171
結論---179
參考書目---183
附錄
附錄一 郭光天派下族系表---197
附錄二 宋富麟派下族系表---198
附錄三 中壢十三庄寺廟、神明會分布地與管理人---199
附錄四 1929年中壢街役場與街協議會職員表---20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