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5日 星期四

新屋鄉志裡面有以下一段資料,提到開墾觀音新屋的關鍵人物中有郭振掬,他的籍貫與我們的完全一樣 ,而且還多了「上坪鄉」的資訊,他是「士志振光宗」的「振」字輩,比郭光宗還要早一輩,來台時間也可能較早。

三、郭振掬、附郭龍明
郭振掬,字振岳,原籍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昇平保上坪鄉二十五都岱山社,生
於1687年(康熙26年)。長成後,由原籍渡海來臺,初居臺南。1723年(雍正元年),攜眷遷至臺灣北部,居於今觀音、新屋境內之大溪墘庄從事拓墾工作。1735年(雍正13年),以郭振岳名義與姜勝本墾號共同向平埔族南崁社土目老密氏請墾土地,並招募佃戶拓墾。土地範圍包括「東至高山頂(今楊梅鎮高山、高榮二里),西至海涯,南至大溪(今社子溪),北至大堀溪(今觀音鄉境內)」,涵蓋了今觀音鄉西南部,以及本鄉西北側的土地。經過數年的開墾,荒埔陸續成田,郭振岳和姜勝本成為新屋、觀音地區兩大業戶,其收租方式為就每年之收成,採一九五抽,即業主得15%,佃戶得85%。1744年(乾隆9年),郭振岳與姜勝本兩業戶以「佃戶日多,事務日繁,合理之難免維艱,曷若分收之較為方便」為由,將墾業劃分,經過拈鬮,郭振岳得西畔靠海土地,姜勝本得東畔內陸土地。今永安村有郭厝與頭家厝之地名,即與郭振岳業戶落居於此有關。
嘉慶年間,郭振掬之玄孫郭龍明繼為業主,為裨益當地農民,乃興築龍明埤(今稱溜明埤),以興灌溉之利;並建置供奉保生大帝的傳濟廟(今改建為保生宮),成為當地信仰中心。註11由於郭龍明常減免佃戶租榖,或是捐租賑濟災民,官方為嘉獎其公義,而授與候補知縣之職,並且協辦地方治安,當地人民之
案件亦由其襄理,使其為民眾所欽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