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6日 星期五

昇平樓的興建與衰敗

在華安縣沙建鄉上坪村有一座建於明代的圓樓——升平樓,樓額石刻紀年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季春吉旦建,迄今將近400年了。它是閩南唯一全部外牆石砌的圓樓。
升平樓的主人姓郭,據其族譜的記載,是唐代郭子儀的後裔。樓房建在寶山之上,外牆全部用花崗岩條石砌築,渾然天成,底層牆厚13米左右,向上略有收 減。石料加工精細,鑿枘相應。外牆也沒有用灰料勾縫,基調厚重。在二樓與三樓地板的高度,外牆有意凸出兩卷15釐米左右厚的條石,裝飾性地酷石磨的兩耳。
升平樓底層不開窗,二樓開窗很高。為了安全,設置了豎向的四方石柱,窗子僅作為通風採光用。三樓的窗子比二樓略多,窗子的高度,符合人的尺度,可以憑窗眺望。
升平樓設兩門,正門朝東,側門朝南。正門入口處的一側,設有木質照壁,後面是小天井和過道。從總平面上看,建築分為內外兩環,外環高三層,內環高一 層,外環與內環之間是各個單元的小天井。由於是圓樓,各個朝向的單元進深都是一樣的,比較規整,但單元的隔斷仍十分靈活。譬如兩個門的通道是兩條胡同,並 不呈梯形,這就使臨近房間的梯形平面內小外大的形狀更加明顯。各單元內部的空間也各具特色。
升平樓的外牆雖是石砌,但並不承重,整棟樓是木構架承重,穿鬥式與抬梁式的結合。在結構的暴露部分,有簡單的裝飾,清雅恬靜,明代建築風格極為強烈。 門窗的木雕精美,正廳的窗格都是套圓紋樣,形成銅錢的造型。與正門入口相對的一個單元,裝飾尢為突出,木雕有疏有密,富有層次,在若明若暗中體現出色彩的 濃淡。該單元當時是作為祠堂使用的,正廳的石柱上刻有對聯,純真爽朗,境致高雅:"思厥光只就笑語親承兼樂嗜;致如在不外齊明盛服與著存"。書體舒展遒 勁,體現出中國建築中常見的題詠點晴之意。
升平樓內部空間如同普通民居,大木構架格調蘊籍婉約,而外部設計卻類似防禦的城堡,這是一種蓄勢於前,急轉於後的結構方式,創造出了深美閎約的藝術境界。進入大門,越過照壁,碧窗珠簾弦柱畫堂等濃麗的氛圍,自然把人們帶入溫馨韻逸的意境。
升平樓中心庭院的條石鋪地類似八卦圖,中心呈現一方形,院落週邊呈圓形,寓天圓地方之意。不僅庭院,整棟圓樓都十分符合陰陽八卦的理論。
升平樓的場所精神體現了中和與適度的原則,既滲透了天人合一的觀念,也滲透了中庸之道的觀念。宅院廳堂尊卑等級井然,空間佈局樸素嚴謹。在這裏的環境感受可以突破有形空間的界限,更加深切地體會到注重禮義為先,長幼有序,平和處世,勤儉持家的鄉土社會的氣息。



升平樓“磨”平柯林寨

明 萬曆年間,上坪寶山村寶鬥社對面的山頭上巍然屹立一座方樓土寨,名叫“柯林寨”,外形十分酷似一座大穀倉,實際上也是“四柱萬金”的官宦世家。主人姓林, 子孫中出過進士及第、文武舉人多人,歷代在朝廷做官食祿的不乏其人,因此寨內財丁興旺,官運亨通。林氏家長雄踞一方,仗勢欺人,蔑視其他氏族。他們曾向人 自誇道:“鄒、郭兩家均不如我家,鬥粟之民何足道哉!”其他四姓聽這驕狂妄語,都是敢怒而不敢言,無可奈何。

有 一天,一場颱風暴雨橫掃二十五都地區,一位元風水先生上山勘察地理,被暴雨淋得象落湯雞仔,一路上跌跌滑滑地竄下山來,滿身濕漉漉的,沾滿黃泥漿。抖抖索 索地縮在柯林寨的門洞裏躲雨,不料被林姓家人看見,俗話說狗仗人勢,家丁們不許滿身泥漿的“農哥”(鄉巴佬)在門洞中躲雨,不管這風水先生好話說三千也不 允許,高聲怒呵地硬把這過路人趕開。

剛好有一位姓郭的老農, 在山田間巡水道,看這老人被攆到風雨中實在可憐,便主動上前攙扶他,把自己的竹笠、蓑衣給風水先生披戴,引他到山下自家茅屋中歇息,讓他換上乾淨衣裳,喝 碗熱姜湯,烤火驅寒。晚間就留宿在家,還宰只小母雞,斟上家釀米酒招待他。飲酒之間,相談身世,萍水相逢,竟一見如故,成了知交。風水先生問起柯林寨來 歷,郭姓老人真是一言難盡,不免將林家仗勢欺人,橫行鄉里的劣行細說一番,風水先生聽了歎氣不已,便說:“老哥,我是楊竹徑人,也姓郭,咱們就認個同宗親 堂兄弟吧!”郭老人自然滿心歡喜,笑口答應了。於是風水先生自承他精通勘輿之術,願意為郭姓子孫擇地建一座圓樓,藉以破柯林寨的風水,為地方除一大害,出出彼此心頭惡氣。

兩 人在酒桌上談妥之後,第二天清晨,風雨過後,就在柯林寨隔溪的平地用羅庚測量地脈,對準柯林寨劃地建樓。郭姓聚集全族勞力,吉日動土,在風水先生的指導之 下,不用夯土,全部用石料建成兩層“石磨”形狀的圓樓,上層還特意刻兩個相對的“耳眼”,象徵推轉磨軸的杆眼。圓樓內的大埕也鋪上石板,比擬磨盤刻上縱橫 的線紋。刻意要用這大“石磨”日夜磨柯林寨這大“穀倉”。郭姓家長就命名這座奇特的石樓叫做“升平樓”。郭姓子孫遷居新樓後,果然財丁興旺,而林氏開始衰敗。

但是。郭姓子孫忘記了風水先生最重要的一句話,也許是郭老人臨死時來不及交代這句話,就是說,當柯林寨破敗之後,趕緊將升平樓上層兩處磨軸的杆眼打掉,使石磨停止轉動。結果郭姓後代因循惰性,沒有及時打掉杆眼,照舊在樓中生息。於是,石磨依舊日夜轉動不已,磨平柯林寨後,只好磨自己寨裏的人口。從此升平樓裏人丁也不平安了。結果只得紛紛遷出。最後石寨自行坍塌一角,石磨終於停止轉動了。現在的升平樓已無人居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