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6日 星期五

郭光天與觀音聯莊

這也是一本與郭家開墾有關的論文 也提到月眉這個地方 可以找來讀讀看



該文選擇新竹坊寮義民廟作為討論主體,主要是著眼於義民崇拜是台灣客家社區最具聲望的宗教祭祀團體,也是客家人祖籍認同的重要指標,此外,新竹坊寮義民廟是目前台灣地區義民廟中祭祀圈最大、宗教活動規模最大的廟,且該廟創見歷史悠久,自乾隆35年至今。作者也鑒於有關該廟的學術性討論少,不少是對史實缺乏考證,因而促成作者撰寫該文的目的。該文共分五大部分,分別為竹塹地區的開拓、義民廟設立的背景及其經過、祭祀圈的形成與發展、義民廟在客家地區的社會與文化意義、結論。

竹塹地區的開拓部分,明鄭以來,新竹泛稱「竹塹埔」,先住民是Taokas。而漢人開闢竹塹,以王世傑最早,他是福建泉州同安縣人,於明鄭末年協運糧餉而來到竹塹,頗熟悉番情,向社番僕耕土地開闢,奠定漢人在新竹聚落的基礎。雍正初年以後,漢人以竹塹為中心,越過頭前溪開闢竹北的貓兒碇、拔子窟;越過鳳山溪開闢新豐、鹽水港。繼平原地帶開發後,漢人續向河谷平原與台地進墾,乾隆55年,粵人林先坤透過向社番誠懇土地以及利用宗族組織集資購買土地,開墾了六張黎、鹿場、坊寮等頭前溪河谷地。乾隆59年,粵人徐翼鵬、陳乾興、彭朝達、葉韶任等在南勢、和興、王爺壟、崩坡缺等湖口台地地建立漢人聚落。乾隆60年及道光初年,漢人已在鳳山溪牛欄河之間河谷盆地開闢40莊。頭前溪河谷地的開墾尚有嘉慶15年,有閩粵合股的「金惠成」墾號,於道光末年大致開闢完成;而九芎林也在嘉慶年間有大量粵民開墾。道光14年,位於東南山區的峨眉、寶山、北埔等地,於「金廣福」大隘設立後,有逐步計畫的開墾,先以北埔為據點,向下游開拓峨眉、中興等莊;咸同年間,向上游開闢至五指山道光末年,鳳山溪上游在泉州人與衛姓社番合作下開闢完成。今日隸屬桃園縣的楊梅鎮、新屋鄉、觀音鄉在雍正9年劃歸淡水廳竹塹堡管轄,光緒元年隸屬新竹縣竹北二堡管轄,日治時代才改隸桃園廳;楊梅在乾隆50年,有「米、溫、有」三姓立墾號「諸協和」,以粵人鄭大謨及黃燕禮為佃首開闢楊梅中壢一帶,至乾隆56年又有徐熙拱進闢大溪墘,楊梅開發完成。新屋一帶,則在康熙雍正之際,泉人汪淇楚取得今日新豐鄉紅毛港大庄一帶大租權,統稱萃豐莊,新屋的蚵間也在其範圍,後有漳人郭光天開拓中壢市、芝芭里一帶,乾隆28年新屋開闢完成。觀音聯莊指今日月眉、內厝、山東等里,至乾隆58年由郭天光開闢完成。

一本與林本源收購郭家大租有關的論文

這本書與整個中壢的發展關係也很深可以給關心的人參考


中壢十三庄輪祀網絡之研究(1826~1945)

作者:陳雪娟
畢業學校:國立中央大學
出版單位:國立中央大學
核准日期:2008-07-21
類型:Electronic Thesis or Dissertation
權限:Copyright information available at source archive--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中文摘要

本文以清代到日治時期南桃園地區中壢十三聯庄為研究主軸,探討聯庄網絡的形成與變化。本文從開墾背景、祭祀範圍、地方菁英與國家政權四大脈絡,分析此地區人群的活動情形。
開墾背景方面,中壢十三庄存在著閩業主客佃戶的現象。這個地區的閩籍人數較客籍人數稀少,但是卻握有大租權;然而自道光年間之後,板橋林家收購北臺灣的茶埔,其中也收購了中壢十三庄閩籍郭家業主的田地,造成郭家在當地威望衰退。中壢十三庄的客佃掌握了這個時機,開始透過血緣與語言的連結,在這個區塊相互聯繫以抵抗境內的閩籍大租戶,在一來一往之間挑起了這個地區的業佃衝突。
祭祀範圍方面,當中壢十三庄日漸形塑之後,當地的客人透過宗教信仰的力量凝聚彼此的勢力,地方菁英們經由在地廟宇平鎮褒忠祠與中壢仁海宮的連結發展他們的權力網絡,到了日治時期更發展出一套全臺獨有的輪祀制度穩固彼此的向心力,今日中壢平鎮的發展會如此密切,就是受到這套輪祀制度的影響。
地方菁英部分,當中壢十三聯庄形成之後,境內的地方菁英開始角逐權力,他們透過參與廟宇的活動來擴張他們的勢力,因此這批地方菁英是主導十三庄發展的主要推手,也是輪祀制度的推動者。
國家政權方面,本文分析日治初期到末期,總督府在中壢十三庄推展的各項建設。其中,對這地區影響最大的是日治末期推行的寺廟整理政策,因為寺廟整理破壞了十三庄的輪祀制度,對當地百姓的生活造成衝擊。
總而言之,本文從上述四大脈絡觀看中壢十三庄的發展,並透過大量的清代契約文書與日治時期的調查紀錄,還原中壢十三聯庄形成的時空背景。此外,經由開墾背景的分析與地方人群活動範圍的研究,也從旁解說了北臺灣義民信仰之所以有新竹枋寮十五聯庄與中壢平鎮十三聯庄兩大系統的原因。


緒論---1
第一章 漢人社會的建立---15
第一節 中壢十三庄的自然與人文環境---17
第二節 平埔社群的盛與衰---33
第三節 漢人社會---48
第二章 義民信仰與媽祖信仰的結合
第一節 平鎮褒忠祠的建立與信仰傳布---73
第二節 中壢仁海宮的建立與信仰傳布---84
第三節 義民與媽祖信仰輪祀網絡的形成---97
第三章 輪祀網絡內的競爭與合作
第一節 社會衝突的經過---107
第二節 地方菁英的形成---120
第三節 輪祀網絡的變動---130
第四章 國家力量與輪祀網絡的適應
第一節 政權更迭---141
第二節 國家力量的深化---160
第三節 皇民化與寺廟整理---171
結論---179
參考書目---183
附錄
附錄一 郭光天派下族系表---197
附錄二 宋富麟派下族系表---198
附錄三 中壢十三庄寺廟、神明會分布地與管理人---199
附錄四 1929年中壢街役場與街協議會職員表---201

昇平樓的興建與衰敗

在華安縣沙建鄉上坪村有一座建於明代的圓樓——升平樓,樓額石刻紀年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季春吉旦建,迄今將近400年了。它是閩南唯一全部外牆石砌的圓樓。
升平樓的主人姓郭,據其族譜的記載,是唐代郭子儀的後裔。樓房建在寶山之上,外牆全部用花崗岩條石砌築,渾然天成,底層牆厚13米左右,向上略有收 減。石料加工精細,鑿枘相應。外牆也沒有用灰料勾縫,基調厚重。在二樓與三樓地板的高度,外牆有意凸出兩卷15釐米左右厚的條石,裝飾性地酷石磨的兩耳。
升平樓底層不開窗,二樓開窗很高。為了安全,設置了豎向的四方石柱,窗子僅作為通風採光用。三樓的窗子比二樓略多,窗子的高度,符合人的尺度,可以憑窗眺望。
升平樓設兩門,正門朝東,側門朝南。正門入口處的一側,設有木質照壁,後面是小天井和過道。從總平面上看,建築分為內外兩環,外環高三層,內環高一 層,外環與內環之間是各個單元的小天井。由於是圓樓,各個朝向的單元進深都是一樣的,比較規整,但單元的隔斷仍十分靈活。譬如兩個門的通道是兩條胡同,並 不呈梯形,這就使臨近房間的梯形平面內小外大的形狀更加明顯。各單元內部的空間也各具特色。
升平樓的外牆雖是石砌,但並不承重,整棟樓是木構架承重,穿鬥式與抬梁式的結合。在結構的暴露部分,有簡單的裝飾,清雅恬靜,明代建築風格極為強烈。 門窗的木雕精美,正廳的窗格都是套圓紋樣,形成銅錢的造型。與正門入口相對的一個單元,裝飾尢為突出,木雕有疏有密,富有層次,在若明若暗中體現出色彩的 濃淡。該單元當時是作為祠堂使用的,正廳的石柱上刻有對聯,純真爽朗,境致高雅:"思厥光只就笑語親承兼樂嗜;致如在不外齊明盛服與著存"。書體舒展遒 勁,體現出中國建築中常見的題詠點晴之意。
升平樓內部空間如同普通民居,大木構架格調蘊籍婉約,而外部設計卻類似防禦的城堡,這是一種蓄勢於前,急轉於後的結構方式,創造出了深美閎約的藝術境界。進入大門,越過照壁,碧窗珠簾弦柱畫堂等濃麗的氛圍,自然把人們帶入溫馨韻逸的意境。
升平樓中心庭院的條石鋪地類似八卦圖,中心呈現一方形,院落週邊呈圓形,寓天圓地方之意。不僅庭院,整棟圓樓都十分符合陰陽八卦的理論。
升平樓的場所精神體現了中和與適度的原則,既滲透了天人合一的觀念,也滲透了中庸之道的觀念。宅院廳堂尊卑等級井然,空間佈局樸素嚴謹。在這裏的環境感受可以突破有形空間的界限,更加深切地體會到注重禮義為先,長幼有序,平和處世,勤儉持家的鄉土社會的氣息。



升平樓“磨”平柯林寨

明 萬曆年間,上坪寶山村寶鬥社對面的山頭上巍然屹立一座方樓土寨,名叫“柯林寨”,外形十分酷似一座大穀倉,實際上也是“四柱萬金”的官宦世家。主人姓林, 子孫中出過進士及第、文武舉人多人,歷代在朝廷做官食祿的不乏其人,因此寨內財丁興旺,官運亨通。林氏家長雄踞一方,仗勢欺人,蔑視其他氏族。他們曾向人 自誇道:“鄒、郭兩家均不如我家,鬥粟之民何足道哉!”其他四姓聽這驕狂妄語,都是敢怒而不敢言,無可奈何。

有 一天,一場颱風暴雨橫掃二十五都地區,一位元風水先生上山勘察地理,被暴雨淋得象落湯雞仔,一路上跌跌滑滑地竄下山來,滿身濕漉漉的,沾滿黃泥漿。抖抖索 索地縮在柯林寨的門洞裏躲雨,不料被林姓家人看見,俗話說狗仗人勢,家丁們不許滿身泥漿的“農哥”(鄉巴佬)在門洞中躲雨,不管這風水先生好話說三千也不 允許,高聲怒呵地硬把這過路人趕開。

剛好有一位姓郭的老農, 在山田間巡水道,看這老人被攆到風雨中實在可憐,便主動上前攙扶他,把自己的竹笠、蓑衣給風水先生披戴,引他到山下自家茅屋中歇息,讓他換上乾淨衣裳,喝 碗熱姜湯,烤火驅寒。晚間就留宿在家,還宰只小母雞,斟上家釀米酒招待他。飲酒之間,相談身世,萍水相逢,竟一見如故,成了知交。風水先生問起柯林寨來 歷,郭姓老人真是一言難盡,不免將林家仗勢欺人,橫行鄉里的劣行細說一番,風水先生聽了歎氣不已,便說:“老哥,我是楊竹徑人,也姓郭,咱們就認個同宗親 堂兄弟吧!”郭老人自然滿心歡喜,笑口答應了。於是風水先生自承他精通勘輿之術,願意為郭姓子孫擇地建一座圓樓,藉以破柯林寨的風水,為地方除一大害,出出彼此心頭惡氣。

兩 人在酒桌上談妥之後,第二天清晨,風雨過後,就在柯林寨隔溪的平地用羅庚測量地脈,對準柯林寨劃地建樓。郭姓聚集全族勞力,吉日動土,在風水先生的指導之 下,不用夯土,全部用石料建成兩層“石磨”形狀的圓樓,上層還特意刻兩個相對的“耳眼”,象徵推轉磨軸的杆眼。圓樓內的大埕也鋪上石板,比擬磨盤刻上縱橫 的線紋。刻意要用這大“石磨”日夜磨柯林寨這大“穀倉”。郭姓家長就命名這座奇特的石樓叫做“升平樓”。郭姓子孫遷居新樓後,果然財丁興旺,而林氏開始衰敗。

但是。郭姓子孫忘記了風水先生最重要的一句話,也許是郭老人臨死時來不及交代這句話,就是說,當柯林寨破敗之後,趕緊將升平樓上層兩處磨軸的杆眼打掉,使石磨停止轉動。結果郭姓後代因循惰性,沒有及時打掉杆眼,照舊在樓中生息。於是,石磨依舊日夜轉動不已,磨平柯林寨後,只好磨自己寨裏的人口。從此升平樓裏人丁也不平安了。結果只得紛紛遷出。最後石寨自行坍塌一角,石磨終於停止轉動了。現在的升平樓已無人居住。

從昇平到五嶽

華安縣五嶽村宗族演變及族群互動關係



呂秋心







  在閩南華安縣,鄒姓和郭姓是開發華安縣五嶽村最早的宗族之一,尤其是鄒氏族人,幾百年間不僅發展成為縣境內人口最多的族群,也成為五嶽村占絕對多數人口的宗族。五嶽村歷史上的宗族互動,是華安縣移民史的縮影,同時,也明顯的反映了宗族互動關係中自然環境的制約。
  華安縣位於漳州市北端,九龍江北溪中游。東連長泰縣,南接漳州市薌城區,西毗南靖縣;東北與泉州市的安溪縣相鄰,西北與龍岩市的漳平市交界,總面積 1315平方千米。華安縣是閩南地區典型的山區縣,因此,儘管與中心城市漳州市毗連,華安歷史上一直是漳州市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區,現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仍然不到120人。

  

二 


  五嶽村的宗族歷史可以追溯到明代。 “五嶽”之名緣何而來,當地人說法不一,流行的說法是,因舊時有5座土樓(華安是漳州地區土樓數量最多的縣之一)而得名,5座土樓的名稱是:頂樓、下樓、寨箍樓、下甲樓和田尾樓,今都已經廢棄,但有的土樓名稱至今在華安地圖上還可以看到。5座土樓的主人都不是鄒氏族人,如田尾樓是郭氏、頂樓是潘氏族人居住等。五嶽的鄰村高宅在清朝中期也是繁華之地,在鄒氏族人佔據該地前,聚居著幾千名許氏族人。就五嶽社而言,由於文字記載材料少,五嶽的最初先民無從考證。只是查閱了郭氏族譜可知該族開基五嶽的始祖在明代中期。
  五嶽郭氏先祖相傳是郭子儀,根據清道光年間刻本《汾陽岱山郭氏族譜•天民公二房派系》(以下簡稱《郭氏族譜》)記載,郭子儀孫郭嵩于唐懿宗鹹通年間入閩,《郭氏族譜》修譜凡例寫道:“我族舊譜所載,嵩公為入閩始祖,惟高公入莆始祖,德祖公為分派始祖,瑤公為入漳始祖,文達公為入升平始祖。”瑤公即郭瑤,族譜記為郭子儀第二十二代孫,在南宋紹興年間入住漳州,文達公是其曾孫,于元代初遷居華安升平岱山,升平即現在沙建鎮的上坪。現上坪岱山社仍有2座華安縣保存年代最久的土樓——齊雲樓和升平樓,都是郭氏族人所建。從文達公作為升平始祖起傳5世至郭淑資。郭淑資,號天民,生5個兒子,其中第二子為郭元崇,即天崇公,其子孫遷居五嶽社,遂稱天民公二房派系,天崇公後,曆世祥公(郭世麟)、安趨公(郭安庭)、汝舉公(郭汝選)。汝舉公為文達公的九世孫,生於明嘉靖二十六年,卒于萬曆三十年,死後葬在五嶽,是為五嶽郭氏的開基祖。汝舉公生子期淇、期波、期注、期涓、期溫、期清、期沆,前6房子孫俱外出溫州等地,僅期沆公留守本土。到十二世祖志喜公時,進入清代,五嶽的郭氏家族也開始發達。志喜公生振象、振厚二子,振象、振厚兄弟發家致富,晚年廣置莊田,成為當地的富紳。振象生光章、光科、光禹,振厚生光震、光雲、光發,均留居五嶽,從此,郭氏家族人丁興旺,族人分別居住在五嶽的兩座土樓(已圮)。《郭氏族譜》編于清道光年間,根據族譜統計,居住五嶽社的郭氏族人近百人,郭光章業儒,重視教育,郭氏族人自辦一所私塾,供族人兒童讀書。

郭文達與齊雲樓

华安县文物普查明确记载,华安县以前建造的 土楼上百座,其中有5座是明朝年间建造,齐云楼(明洪武四年)、升平楼(明万历二十九年)、日新楼(明万历三十一年)、均处于上坪,为郭氏所建。济安楼 (明崇祯十一年)处于高车,锦治楼(明崇祯六年)处于绵治。在上坪宝山村宝斗对面的山包还有一座早于上坪土楼的土寨,名为“柯林寨”,外形酷似一座大谷 仓,为早期上坪林氏筑建。上坪这些古老的土楼均系福佬民系的土楼,渊源于福佬民系早期从中原带来的文化与文明。

上坪《郭氏族谱》记载,上坪郭氏宗族是唐 玄宗时期节度史兼中书令郭子仪的后裔。安史之乱时,郭子仪带领七子八婿平叛敌戎,建立奇功,盛极盖世,被称之为天下第一家,郭家世代为相封将,子孙勤勉守 志,世代相传。郭子仪长子郭日瞿 ,官为太子少保,传二十六世祖郭文达,号少岳,正蓬元世祖占领中原,魏州兵乱,少岳携家族徒居于漳,避乱隐处于昇平村 (上坪村)。文达公生于元世祖五年正月初四日,据此推算,郭文达徒居上坪应是十三世纪中叶。旧时上坪五岳一带为南安郡古驿道,是南安郡守西出蓝水的必经之 道,而上坪之西的汰内小盆地为古畲族蓝雷所居。《西山杂志》载“《闽中记》述,南安郡西南有汰溪,古畲邦之域也”,古称桃源洞,蓝、雷所居。陈元光平定啸 乱后,曾建立“唐化里”,对古畲民进行长期“唐化”政策文明教育,儒将陈元光之孙陈谟继任刺史,依然坚持文明教化,位于汰内两头的要塞设立兵寨是历史上的 真实现象,汰口有兵营扼守,而上坪也应有兵营扼守要卡。因而留下许古兵寨的遗迹。公元十三世纪中叶,元世祖入主中原,官宦世家的郭文达徒迁漳州上坪,经过 几代人的发展,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郭氏人家建造了齐云楼。从齐云楼建造文化风格看,与近邻的汰口古寨十分相似,上坪郭氏三世祖建造土楼有可能以 兵寨为例构思整体防御方案。人们知道郭氏先祖从中原带来先进的文化文明,特别是郭子仪的儒学传统,着力世世代代影响着后世子弟,其文明精粹是紧紧连在一起 的。上坪郭氏的先祖郭继仍稿的《岱山记》曾十分生动描写上坪美丽山水,字里行间充分体现唐诗的风韵,是郭氏早期文明的见证。

光釁公派下


文達公派下來台開墾者中 有光釁公一派 各方面資料看起來與我們應該關係密切
依據郭氏「昇平世祖文達公派下第十四祖光釁公」家譜記載:本脈源流

世系為渡台五大主流之一,先祖光釁公於清乾隆四十年(西元1775)間與

媽攜子宗杉由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昇平原籍(孝義庄大山腳畚箕湖)渡海

由許厝港登陸,並定居於海豐坡庄(今桃園縣大園鄉地區)其餘四大渡

台主流世系分別為: 1. 郭 振 掬(第十三世) 2. 郭 光 天(第十四世)

( 參閱[歷代世系] ) 3. 郭 光 聰(第十四世) 4. 郭 宗 杖(第十四世)

為促成「昇平世祖文達公派下渡台族親」基於同宗同系血緣,得以互為

聯繫,追朔及承續我郭氏史據與脈傳,敬請蒞臨本網族親,有相關本郭氏

族群渡台史實、事蹟或家傳族譜等資料者,與本網作者聯繫,感恩!

龍溪昇平第二十世.渡

台第七世裔孫 清輝 謹記

郭姓族譜目錄

網站上找到的目錄http://74.125.153.132/search?q=cache:EEZeBIbMQhcJ:www.chxw.net/dispbbs.asp%3FboardID%3D6%26ID%3D3562%26page%3D1+%E6%98%87%E5%B9%B3%E9%83%AD%E6%96%87%E9%81%94&cd=2&hl=zh-TW&ct=clnk&gl=tw&client=firefox-a


郭氏族谱目录

6777 天津郭氏家谱四卷首一卷 (清)郭采轩等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刊本 四册 美国 。
6778【山西太谷】郭氏家谱不分卷 (清)郭在朝等修 清道光十九年(1839)序写本 五册 美国。
6779 【黑龙江】黑水郭氏家乘八卷 (民国)郭克兴辑 民国十四年(1925)-民国十五年(1926)铅印本 北图(又一部三卷) 首都图(世系录二集) 历博(存世德录)考古所(存世系录) 人民大学(存世系录) 中央民院(六卷) 南京大学(存世德录初集)日本(存乡土 录) 美国(四卷) 注:为旗籍郭博勒氏的简称。
6780【江苏泰县】泰邑郭氏七修族谱四卷 (民国)凌德玺纂辑 郭明成主修 民国十七年(1928)凌庆斋七凤堂活字本 四册 历史所 注:清道光十五年郭之兴始修。
6781【江苏如皋】如皋郭氏宗谱十卷卷首二卷 (民国)郭全富主修 郭雍男纂辑 民国九年(1920)懿德堂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 。
6782【江苏镇江】润东郭氏家乘八卷 (清)郭正台纂修 清同治十年(1871)詒政堂活字本 八册 历史所 注:明崇祯三年郭汉始修,此为六修。
6783【江苏镇江】京江郭氏家乘八卷 (清)郭开溎修 清宣统三年(1911)续古堂活字本 北图 历史所 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宁图 吉林大学 江苏镇江市博 日本 美国。
6784【江苏丹阳】郭氏宗谱□□卷 木刻本 江苏丹阳县珥陵乡志办(存一卷)。
6785【江苏扬中】郭氏家谱□□卷 民国间木刻本 七册 江苏扬中县 。
6786【江苏江阴】江阴明威郭氏宗谱六卷首一卷 (清)郭洪祥等修 清光绪五年(1879)仁德堂刊本 四册 美国 。
6787【浙江杭州】郭氏族谱不分卷 清光绪间钞本 二册 湖北图 注:记事至清光绪七年。
6788【浙江萧山】萧山郭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民国)郭元鑑 郭熊重修 民国二十年(1931)敬爱堂活字本 十二册 河北大学 浙江图 杭州大学。
6789【浙江桐庐】汾阳郭氏宗谱□□卷 民国间木活字本 浙江桐庐县档(存卷2-5、7)。
6790【浙江宁波】宁波县郭氏宗谱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郭庆湘 郭谦益纂楫 清宣统二年(1910)木刻本 六册 河北大学 。
6791【浙江鄞县】鄞东韩岭郭氏宗谱二卷 (民国)王怀忠 郭士篑等纂修 民国十三年(1924)木活字本 一册 天一阁。
6792【浙江兰溪】汾阳郡郭氏宗谱九卷 清光绪三十年(1904)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高潮乡会桥
6793【浙江兰溪】灵湖郭氏宗谱二十五卷 (民国)郭光卿等纂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木刻本 浙江金华市文管 浙江兰溪县灵洞乡不源。
6794【浙江兰溪】汾阳叶院郭氏宗谱十三卷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汪高乡。
6795【浙江兰溪】郭氏宗谱二十四卷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板桥乡下郭村 。
6796【浙江东阳】汾阳郭氏家谱二卷 (民国)郭小弟纂 民国十二年(1923)木活字本 浙江东阳六石乡方回村 注:谱始修於宋庆元年间。
6797【浙江常山】郭氏宗谱二卷 (清)韩旭思重修 清道光十年(1830)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招贤乡沙帽山村 注:始修於清康熙十七年(1638)黄世南。
6798【浙江临海】更楼郭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清同治十一年(1872)序刻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7-10)
6799【浙江临海】台临康谷郭氏宗谱□□卷 (清)李廷铨纂 清同治十三年(1874)序刻本 浙江临海县康谷乡西岙材(存二卷) 注:谱首修於宋淳熙六年郭葵。
6800【浙江临海】更楼郭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清)郭晓峰纂 清光绪十三年(1887)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首、卷1、4、5、7-9) 注:明万历九年郭达泉首修。
6801【淅江临海】台临康谷郭氏宗谱五卷 (民国)陈韵裳 吕调纂 民国四年(1915)天台阵孟焚梓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康谷乡西忝村(存卷1-3) 注:谱首修於宋淳熙六年郭葵。
6802【浙江仙居】乐安郭氏宗谱□□卷 (清)郭簾青纂 清光绪十四年(1888)序刻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7、10、12、17、22、 27、28)。
6803【浙江仙居】乐安郭氏宗谱 (民国)郭寿祺纂 民国七年(1918)序刻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1、16、24、28、32) 注:宋嘉定三年郭磊卿首纂《郭氏家史》。
6804【浙江仙居】乐安郭氏宗谱四十卷 (民国)郭华等纂 民国三十六年(1947)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1、4、6、7、13、17-39) 注:宋嘉定三年郭磊卿首纂《郭氏家史》。
6805【安徽合肥】郭氏宗谱八卷 (民国)郭能盛等修 民国十七年(1928)汾阳堂活字本 十六册 美国 。
6806【安徽】续溪县南开享叙堂宗谱十卷 (清)许文源等重修 清光绪十五年(1889)活字本 十册 北图。
6807【安徽】宿松郭氏宗谱十三卷卷首二卷 (民国)郭氏族人修 民国四年(1915)忠孝堂活字本 十四册 北图
6808【安徽毫县】毫县郭氏宗谱十卷 (民国)郭鸿詒 郭文彻等纂 民国十五年(1926)由义堂活字本 八册 北图 历史所 注:清光绪末郭玉珍始修。
6809【福建福州】福州郭氏支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郭柏苍等六修 泯同治十三年(1874)序 光绪三十一年 (1905)刊本 八册 日本 美国。
6810【福建福州】闽中郭氏支谱大略不分卷 (清)郭柏苍修 清光绪十四年(1888)福州郭氏刊本《郭氏丛刻》第一册 首都图 北京师大 福建图 福建师大。
6811【福建福州】福州郭氏支谱十卷 (清)郭杰昌等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五册福建图 。
6812【福建福州】福州郭氏支谱十卷(清)郭兆昌等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八册福建图。
6813【福建福州】福州郭氏支谱十卷首一卷 (民国)郭兆昌 郭则寿重修 民国九年(1920)第九次重修本 福建师大 注:谱首修於明隆庆六年郭大韶。
6814【福建莆田】魏塘郭氏族谱不分卷附世庆堂家志 清末手写本 五册 历史所 注:清初郭绍荣始修。
6815【福建莆田】郭氏世谱誌不分卷 清人编 旧钞本 福建师大
6816【福建莆田】郭氏家谱不分卷 (民国)郭嗣蕃编 民国九年(1920)修钞本 福建师大
6817【福建泉州】泉州郭氏族谱不分卷 (明)郭萌等修 (清)郭肇汾续修 据泉州郭氏钞本传钞 一册 福建图 福建师大 注:郭萌始修於明正统元年。
6818【福建惠安】汾阳奇山二房郭氏族谱 (清)郭天合纂修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修 约民国元年 (1912)重钞本 一册 台湾。
6819【福建南安】蓬岛郭氏家谱二卷 (清)郭章等纂修 清光绪十六年(1890)刊本 二册 台湾
6820【福建南安】蓬岛郭氏家谱□□卷 (民国)郭章等修 民国十九年(1930)木刻本 美国(存卷首、卷2上、卷5-7、9、12、16)。
6821【福建南靖】郭氏族谱及地契 清道光十五年(1835)钞本 一册 台湾 。
6822【福建漳州】澎湖郭氏流传派家谱 (清)郭朝勳撰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钞本一册台湾。
6823【福建漳州】汾阳郭氏谱一卷(明)郭兴重修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钞本一册 日本美国。
6824【江西万载】万载田下郭氏族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郭偌等纂修 清光绪七年(1881)木活字本 江西图(三部皆不全) 。
6825【江西万载】万载田下郭氏族谱□□卷 (清)郭士傑撰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木活字本 江西图(存卷7、10、11、14)。
6826【江西万载】万载田下郭氏族谱□□卷 (清)郭士傑撰 民国三年(1914)木活字本 江西图(存卷10、11、20) 。
6827【江西万载】万载田下郭氏族谱□□卷 (民国)郭安澜撰 民国二十七年(1938)木活字本 江西图(存卷12、13、21)。
6828【山东历城】郭氏族谱不分卷 (清)郭绍庭序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刊本 一册 美国
6829【山东潍坊】郭氏族谱八卷 (清)郭见龙等重修 清嘉庆十五年(1810)刻本 辽宁图 注:记事至清嘉庆十九年。郭一琪首修於康熙 二十六年。
6830【山东潍坊】郭氏族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郭阮容等重修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刻本 辽宁图 注:记事到清同治十年。清康熙二十六年郭一 琪首修。
6831【山东潍坊】郭氏族谱不分卷 郭苗由修。 刊本 十册 科图
6832【河南开封】大粱郭氏世谱□□卷 民国石印本 南开大学(存世系一册)
6833【河南新乡】新乡郭氏族谱十二卷 (民国)郭荃阶 郭庆云续修1915年刻本 河南大学
6834【湖北新洲】郭氏宗谱首四卷 (民国)郭子秀 郭席珍等续修 民国十六年(1927)刻本 湖北新洲县辛冲镇四岗村 注:清光绪十五年郭可第郭平衡等创修。
6835【湖北新洲】郭氏宗谱 (民国)郭云汉续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凤凰乡郑家围村。
6836【湖北新洲】郭氏宗谱四十卷首十四卷 (民国)郭启爱 郭可裕等四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三店镇三店村。 注:清道光四年郭春亭创修。
6837【湖北新洲】郭氏宗谱四卷首二卷 (民国)郭存瑜 郭宗林等创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5)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三店镇竹园村。
6838【湖北浠水】汾阳郭氏宗谱□□卷 清光绪八年(1882)木刻本 湖北浠水县博(存卷1、2)
6839【湖北浠水】薪水郭公家乘摘录不分卷 民国桐凤楼钞本 一册 湖北图。
6840【湖南益阳】郭氏族谱□□卷首三卷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活字印本 湖南图(存卷首中) 注:该族散居沅江、益阳、汉寿等地。
6841【湖南湘潭】中湘金霞山河头郭氏七修族谱不分卷 清光绪间活字本 湖南图(存七册)。
6842【湖南湘潭】郭氏五修族谱二十二卷 (民国)郭孝成纂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汾阳堂排印本 广东中山图(缺卷15上) 注:清乾隆三十四年郭速衢首撰。
6843【湖南湘潭】上湘石屋街郭氏三修族谱十卷首二卷 (民国)郭葆鹤 郭良礼等纂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木刻本 十一册 河北大学。
6844【湖南湘乡】郭氏重修族谱十二卷 (清)郭然卓纂(序) 清道光四年(1824)文美堂刻本 湖南图(存卷l)。
6845【湖南湘乡】湘乡油榨铺郭氏读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郭再中 郭春阐修 郭德享 郭年延续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刻本 二册 湖南图。
6846【湖南湘阴】湘阴郭氏家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郭嵩焘编 清咸丰七年(1857)刻本 辽宁大连市图(存5卷)上海图 美国(缺3卷) 注:清道光三年郭世俘、郭谆世创修。
6847【湖南永兴】长乐郭氏六修族谱不分卷 (清)郭大聪纂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世德堂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6848【湖南麻阳】郭氏族谱十三卷首二卷(民国)郭元勋 郭昌明总纂 民国五年(1916)刻本历史所。
6849【湖南沅江】郭氏续修支谱十二卷 清光绪三年(1877)张善哉活字本 湖南图。
6850【湖南沅江】沅邑汾阳郭氏四修支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郭达全 郭端午纂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汾阳堂活字本。 湖南图 。
6851【广东番禺】郭氏族谱不分卷(清)郭富谦重编 清光绪五年(1879)钞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6852【广东番禺】郭氏怀江房谱不分卷 (民国)郭成辉 郭全带等纂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铅印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6853【广东潮州】郭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十六年(1927)潮州梁永昌印本 一册 广东汕头市档 。
6854【广东中山】香山郭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郭凤辉等编 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 一册 北图 上海图 注:封面、书签题《中山良都竹秀园郭氏家谱》。
6855【广东中山】郭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郭月朋 郭梓南等重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铅印本 广东中山市档。
6856【广东中山】中山郭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郭尚媛监修 民国二十七年(1938)治本堂刊本 十六册 美国 。
6857【广东南海】郭氏族谱不分卷 (清)郭杖蒲编 清宣统元年(1910)钞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6858【广东大埔】大埔郭氏族谱二卷 (民国)郭惠南等修 民国十八年(1929)刊本 一册 美国。
6859【四川泸县】泸县丁市霸郭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郭锡文修 民国十七年(1928)泸县郭氏石印本 二册 南京大学。
6860【四川安岳】郭氏族谱三卷 (民国)郭祖彤续修 民国间木活字本 二册 四川图 注:郭文锦首修於清乾隆年间。
6861【四川资阳】郭氏家谱三编四卷 (民国)郭希振续纂 民国二年(1913)修民国十一年(1922) 资阳郭氏家祠石印本 四册 四川重庆市图 。
6862【四川隆昌】郭氏族谱不分卷 (清)郭光壎等续修 清宣统二年(1910)排印本 四册 南开大学 四川图 注:始修於康熙五十六年,此为四修。
6863【台湾】澎湖郭氏流传派家谱(清)郭朝勋撰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钞本 一册美国 。
6864 凫溪郭氏宗谱不分卷 (明)郭志高纂修 明万历十一年(1583)家刻本 一册 北图。
6865 五谷溪郭氏族谱序 (清)郭文良 郭文玺等修 清道光十四年(1834)钞本 一册 台湾。
6866 郭氏族谱十卷首一册末三册(清)郭培由纂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 十四册 北图。
6867 郭氏族谱十卷首一册末三册(民国)郭励孚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 十四册 北图 。
6868 雉水郭氏宗谱二十三卷(清)郭先培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汾阳堂活字本二十册北图。
6869 郭氏族谱一卷 (清)郭通磐纂修 稿本 山东图。
6870 汾阳郭氏八修宗谱十二卷 (民国)郭衷棠等主修 郭衷儒等纂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崇本堂刻本 十册 湖北图。
6871 郭氏族谱四卷 (民国)郭光 纂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排印本 四册 四川图 。
6872 郭氏副使祠宗谱不分卷 (民国)郭彤纂修 民国石印本 一册 四川图。
6873 郭子仪家谱不分卷 石印本 四册 上海图 。
6874 郭氏宗谱□□卷 油印本 江苏丰县博(存一卷)
6875 【广东潮阳】汾阳郭氏南阳族谱一卷,广东省潮阳南阳郭氏理事会编 1991年修
6876 【广东揭阳】汾阳郭氏潮美族谱一卷 郭茂林主编 1996年7月
6877 【广东揭阳】榕东郭氏族谱 清郭光编,内有郭之奇资料。
6878 【广东潮州】凤廓郭氏族谱一册 郭景全主编 1997年2月铅印
6879 【广东翁源】汾阳堂莲花村郭氏族谱一卷 翁源县连新镇莲花村郭氏族谱编委会编
6880 【香港】莲花地郭氏族谱 香港莲花地村郭氏理事会编
6881 【福建惠安】郭厝族谱 郭宗标编 1993年惠安郭厝宗祠重光理事会编
6882 郭氏源流 郭时礼主编
6883环球郭氏宗族(第一、二、三辑)环球郭氏宗族编委会编
《环 球郭氏宗谱》(第三辑) 铅印精装一册。台北印。世界郭氏宗谱编纂委员会修。执行编纂郭时礼。此辑分5卷,附录属卷末。卷首列前言、题词、图册等,卷二人 物志,以郭子仪为首及其家属后裔传记,卷三源流志,其中有福建华安岱山文达公派系源流志略,卷四谱系志,其中有华安岱山文达公派、龙溪柳溪公派、龙溪十二 使公派、龙溪锦湖东社志裕公派等,卷五文献、其他,卷末附录,有世界郭氏宗亲会沿革、人员、通讯录等等。
6884 《华安郭氏族谱》 手抄复印 本,一册。明崇祯三年(1630年)郭期晃、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郭振仕、郭光玕,道光十八年(1838年)郭从先先后续修。《谱》中以周祖后稷 为始祖,又以周文王季弟虢叔受封于虢,为郭氏得姓之始。《郭氏世系考》以郭子仪为一世祖,郭子仪长子郭曜为二世祖,三世祖郭嵩于唐咸通间(860年至 873年)随王审知入闽,住郭坑。自子仪至入华安昇平村郭文达共26世。文达为华安郭氏一世祖。下传十四世至郭光佃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挈家迁 台湾。其次子宗认、三子宗阄、四子宗着均住台湾。《谱》载天民二房三家传至十九世,生在道光年间。
6885 《瀛州社郭氏族谱》 由瀛州社郭氏族谱纂汇小组撰修(铅印本)。此《谱》仍以西周虢叔为郭氏得姓之祖。并以郭子仪为虢叔所传第六十世。但又云金、丁、白、 马、郭清真五姓联宗。金、丁、白、马皆异族改姓,郭氏祖先的族别值得考究。《谱》以郭瑶于宋高宗绍兴年间卜居漳城,为入漳始祖。后裔郭文达居昇平社(现属 华安)为华安昇平祖,文进居蓬州、文迎居亭头、文远居玉江,各为其地郭氏之祖。文远后裔仁述由南山社移瀛州社。瀛州社郭氏以肇元为一世祖,仁杰为二世祖。 此《谱》又云:郭氏入闽有两大派系:一为唐十二使祖,即郭淑翁,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人,随陈政入闽平乱。十二使祖居郭埭,称榴阳始祖,榴阳即流传社。二 为唐汾阳王郭子仪,陕西华州郑县人。长子郭曜之孙郭嵩与六子郭暧之子郭镕,叔侄二人随王审知入闽避乱。此谱于福建郭氏之来历有此区别,颇值重视。
6886 《霞林郭氏族谱》 手抄复印本,两大册。间有破损。明崇祯三年(1630年)郭期晃,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郭振任、郭光玕,道光十八年(1838年)郭从先等先后续修。此谱仍以郭子仪为祖,其源出自后稷。世系记载不甚条理,恐是日久零乱所致。
6887【湖南汉寿】《汉寿郭氏五修族谱》民国三十一年壬午,汾阳堂刊,木活字本。凡十六卷,藏卷首(序文)、卷五(世系)、卷末(墓图),计三册。郭岭彩、郭焕乎纂修。
湖南汉寿郭氏宋代由吴西迁益阳,明初复由益阳迁汉寿。其卷首刊郭氏姻亲、国民党统治时期江西省前主席、时任驻美大使熊式辉撰序。
6888【湖南益阳】《郭氏溶公支谱》 民国十年辛酉刊,宣纸活字排印本。共二十卷,卷首,全。始迁祖郭宣义,宋代迁益阳,六传至溶公为该房支祖。郭溶,名溶,字本素。
卷首两册,收修谱保录、例言、目录、序、原姓图、源流纪略、家规、派字、清芬录、文征录等。其中原姓图列自周太王传王季、虢叔,至郭子仪世系;源流纪略收郭子仪递七世支祖郭溶世系;清芬录收该房仕宦、文武庠序;文征录收传记、铭文、诗文等。
6889(郑州)郭氏族谱
乾 隆四十三年修,郭锈、郭朝聘撰 ,由郭朝业作谱序。族谱记载:“吾姓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徙于郑州西南隅台郭村,遂占籍焉。殆我五公之在当日也,爱老怜贫,积德好善,享厚无穹。故郭姓日 蕃,人丁颇富,其间入黉宫、列贤书、举临生员不可指数。吾族子弟,古风质朴,别无他务,不可谓非先泽之所遗者厚也。余因伏而思日,饮水者溯其源,树木者壅 其本。吾有祖宗而不知其生殁何年,归何地,生平行谊,言动啫好之若何,是向者欧阳氏之所诮也。一水之流而万派,一木之茂而千条,吾祖宗有子孙,而冠婚之弗 告,岁时伏腊之弗聚,寿夭死丧患难之弗知,是向者苏文公之所叹也。” 洪洞县县志办公室提供。
6890(河北)郭氏家谱
民 国郭来仪续修。来仪,郭氏九世孙。此谱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郭来仪重修的。谱主原籍洪洞,后迁至石艾(平定),因谱系散失,明代远祖、始祖世系无 考,中收清以郭家为一世所支计十一世一百五十一人。是谱封面题签“郭氏家谱”,中书“大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宝泰堂立”,封二,谱名上书“源远流长”,下书目 次,分为:叙、世系分流图、世次合叙格、跋;另有“壬申(1932)春正月元夕后三日重修于宁一堂”字样。叙文三篇:其一,叙。岁进士夏县训导四世孙郭生 琮干隆丁卯(1747)春三月撰修于南台书舍;其二,郭氏家谱序。例授修职郎五世孙郭任,时年八十有一,嘉庆已巳(1809)伙月撰;其三,重修家谱序。 优增生七世孙郭带汾于嘉庆十本年岁次壬申(1812)正月望日修于慕林书墪。谱后跋文也系七世孙郭带汾撰。惟时清嘉庆壬申三月禊日。谱心尾书“民国壬申 (1932)正月吉日九世孙郭来仪重修于柏乡旅次”。是谱、叙、跋对其世系源渊进行了考证,叙事简明,文字通畅,着录图格,缕列分明,合序格内间或有事略 记载,叙、谱前后照应,基本反映了郭氏一支派的繁衍情况。是谱可供小谱创修研究工作参考。抄本。平定县城姑姑寺谱主藏。李克明提供。

2009年11月5日 星期四

昇平堡由來

[原创首发] 血雨腥风创土楼
血雨腥风创土楼





摘要:福建土楼诞生于明嘉靖后期的九龙江中下游,历史文献记载详细可稽。
关键词:兵防
倭乱
园寨
土楼诗

一.前言
福建土楼始创建于明朝嘉靖后期的九龙江下游,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随着岁月的迁移,现今漳州的大部县区都有土楼存在,从外部形状看有圆、方、半圆、椭圆、五角、五凤、八卦、不规则等,各具特色;从内部结构看,又分为环廊式和单元式,各领风骚。
土楼是官方的说法,民间俗称为“寨子”,严格讲寨子的定义比土楼广,寨子即有土筑的,也有石筑的,甚至还有砖砌的。或者内土外石。以明代土楼为例:华安上坪齐云楼是土楼、升平楼是石楼,墨溪土楼是外砌石,但外石可能是清代才砌的,山尾土楼和塔尾土楼是土砌的,清初建的天宝大寨土楼是砖砌的(注:明天宝土楼已无影可寻)。土楼还按是否掺灰(石灰或壳灰)可以分为生土楼和三合土楼。沿海地区的土楼外面大都再抹上一层壳灰。
某些权威将土楼建筑出现的时间无限上升是不对的,因为城堡建设带有军事性质,非有官方的许可不可。如唐方镇割据,到宋初就大量的拆城,直到后来北方民间造反,才又下令筑城。还有隋、南宋、元是中国历史上禁止民间携带兵器的三个朝代,现代也禁止民间拥有枪枝和管制刀具。明代实行的是兵民分离的卫所制度,又实施严格的锁海政策,因此允许民间建立具有军事性质的城堡是不现实的。所以土楼的兴起必定有一定的因素。
至于明代闽(西南)粤(东)边界,即客家地地区出现土楼的可能性多大呢。自从成化兵兴,这里的畲民武装动则成千上万,旗下姓氏众多,聚山与朝廷为敌,显然畲民没必要设置土楼,因为土楼只适合人数有限的宗族聚居。明廷在这里一直实行“改土(抚瑶土官)归流”的政策,最典型的是南赣军门提督王阳明的镇压畲民起义。漳属的漳平(成化七年,1471)、平和(正德十四年,1519)、诏安(嘉靖九年,1530)、宁洋(隆庆元年,1567),汀属的永定(成化十四年,1478),潮属的饶平(成化十三年,1477)、澄海(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蕉岭(嘉靖四十三年,1560设平远;崇祯六年,1633设镇平,民国3年更今名),都是在这一时期设立的。结局是造成畲民大量北迁闽东,留下来的被编户齐民,成为现代的客家人的祖先。实际上现今闽西的土楼主要分布于与漳州接壤的永定边界地区,这一带曾是属于平和的小篆地区。1950年底,从平和九象乡象湖山等五个村划给永定,即今永定湖山乡。永定最多土楼的乡是湖坑乡,和有最大土楼承启(天助楼)的古竹乡都与平和接壤。
二.历史文献
明万历元年(1573)《漳州府志•兵防志》曰:“漳州土堡旧时尚少,惟巡检司及人烟辏集去处设有土城。嘉靖四十等年以来,各处盗贼生发,民间团筑土围、土楼日众,沿海地方尤多,现列于后:龙溪县土城3、土楼18、土围6、土寨1;漳浦县巡检司土城5、土堡15;诏安县巡检司土城3、土堡2;海澄县巡检司土城3、土堡9、土楼3。”海澄本龙溪县地,隆庆元年(1567)才析龙溪县沿海5个都设置,所以可见嘉靖间,土楼仅分布于九龙江中下游两岸。与龙溪县相邻的南靖县,府志南靖县卷云:“本县近年民间设立楼寨数多,但县册无开,无由登载。”至于其它漳州府当时属县平和、龙岩、漳平、宁洋、长泰五县俱无土楼记载。万历元年漳州府志编法较为特别,各县独立成卷,凡有土楼的县份,在嘉隆年间都受过倭乱和广东张琏的侵害。所以万历元年《漳州府志》以当时人记当时事,应是十分准确的。
土楼诞生于沿海而不是山区是有其重要的历史背景的,这就是明代的倭乱。嘉靖三十六年(1577)六月二十五日,海寇许朝光、谢策等突至龙溪县月港,登岸焚烧千余家,杀掳千余人。是年,福建中丞阮鄂下令民间筑土堡防倭。土楼初筑,其利弊就已见端倪。濒海龙溪县八、九都的张维等24人,号称二十四将,造大船接倭。三十七年冬,漳州巡海道邵楩,率兵剿捕进入许坑,张维率众据敌,官兵被杀,由是益横,各据土堡为巢。旬月之间,附近效尤,各立营垒。三十八年三月,倭寇由东厝岭抵月港、八九都,转石码、福浒、东洲、水头掠舟流劫。八月,复由天宝市入南靖,所过焚掠一空。是年,明廷设南路参将署于漳州城内,对付海上倭寇和广东饶平的张琏反明武装。但是,此时的明卫兵制度已腐朽的不堪一击,四十年闰五月十三日夜,饶贼陷镇海卫,杀掠官兵无数。四十一年,倭贼袭陷玄钟千户所。这时明朝官兵自身难保,根本无力保护乡土的安宁。
仓促来临的规模巨大的嘉、隆之乱,漳民已无法指望官兵的保护,而通倭者为了自己的生存,皆纷纷效仿巡检司城,就地取材,建造速度快的土堡、土楼随之应运而生。正如嘉靖乙丑进士,漳浦人林偕春的《兵防总论》所云:“县、卫之城崇在数十里之内,而乡鄙之民散在数十里之内,仓卒闻贼,扶携莫及,人畜幅辏,乌能尽容……则不如各自堡之为安也……故土堡诚设,则坚壁清野,贼之至也,将无所掠食,以攻则难,弗能久居,势将自退。” 清康熙《漳浦县志》引嘉靖《漳浦县志》明确指出:“土堡之置,多因明季,民罹饶贼、倭寇之苦,于是有力者率里人依险筑堡,以防贼害耳。”
嘉靖六年的《龙溪县志》还未有土楼的记载,但是其特别记载:“濠门巡检司城,在一二三都濠门山(今属厦门)。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周围一百五十丈六尺,北辟一门,上建一楼。”显然濠门巡检司城在当时是非常有特色的,看看幸存的墨溪土楼的结构,完全有理由认为濠门巡检司城是漳州土楼的雏型。
截止明万历元年(1573),漳州土楼的分布区分为两片,一片分布于漳州城的东、西、北远郊,既原龙溪县的二十一都、二十五、六都。另一片分布于九龙江东岸,既原龙溪县的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一二三都。龙溪县土堡具体分布如下:福河土城(在十一都)、天宝土楼、塔尾土楼、墨场土楼、山尾土寨(楼)(俱二十一都),埔尾土楼、丰山土楼、汰内西坑土楼、上坪土楼、归德上村土楼、华葑土楼、狮陂土楼、宜招土楼(俱二十五都),坂上土楼、埔尾土楼、马歧土围(俱二十六都),官埭土楼、东洲土楼、玉洲土楼、流传土围(俱二十八都)、石美土城、白石土城、新埭土围、梁齐土楼(俱二十九三十都)。海澄县土堡:港口堡、草坂堡、珠浦堡、广林堡、虎渡堡(上俱八都)、屿上堡、田尾堡(俱九都)、长屿堡、何山堡、石囷堡、钟林尾土楼、登瀛土楼、青礁土楼(俱一二三都,今属厦门市)。
由于一个土楼只住着一个氏族,具有保护家族繁衍的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所以倭乱之后,土楼就成为宗族械斗的防御工事。明崇帧六年(1623)《海澄县志》记载了嘉靖丙辰进士、廉州知府邑人黄文豪所作的《咏土楼》诗,这是有史可查的最早一首咏土楼的诗,反映了嘉隆倭乱之后,漳州宗族械斗的惨剧,诗云:
倚山兮为城,斩木兮为兵。接空楼阁兮跨层层。奋戈□兮若虎视而龙腾。视彼逆贼兮如螟蛉。吁嗟四方俱若此兮,何至坑乎长平;奈何弃险阻于不守兮,闻虎狼而心惊。古云闽中多才俊兮,岂无人乎请缨。谁能销兵器为农器兮,吾将倚为藩屏。
黄文豪卒于万历年间。到明泰昌、天启年间,又是九龙江两岸兴建土楼的高潮。龙溪人陈天定于天启年间写给知府施邦耀的《北溪纪胜》云:“廿三四都烟火稠密,人事耕学,楼堡相望。”“年来四郊多垒,(龙)岭以下诸村连山筑堡,鼓柝相闻,然或垣而未室,或室而未械,且有单寒湫溢,计丁壮不过三五十人殆,与潭外诸堡,族巨力强,独支一面者不同也。”
顾炎武的《读史方要》有关漳州土楼的记载不过是从漳州方志引用而已。
至于漳州相邻的泉州为什么没出现土楼,这主要与泉州自然地理有关,泉州以花岗岩石山为主。据晋江钞岱郭氏族谱记载,倭乱时晋江福全蒋氏因采石建堡,破坏风水而与所内陈姓结下宿怨,两度酿成灭族之灾,幸郭氏在朝为官者才予与解脱。泉州风沙大、土质咸,也不利于土楼生存,所以泉州是石的世界。
漳州沿海土楼的记载仍延续到清初。清康熙丁酉《龙溪县志》卷之四《兵防》曰:“福河为分防……明天启间,刘香之乱,居民所筑”。“玉洲,提标右营,……在二十八都,嘉靖间居民郭膺昴等筑防倭,万历间海涌崩坏,顺治二年再筑,康熙十八年海寇坠之。”“许茂,提标右营……汛地有民城,明季筑”。“石美,提标右营,……原系土堡,嘉靖间建避倭,有海防同知行署。顺治三年,郑香寇据。六年,我兵坠之。九年更筑防海。其广约如旧制四分之一。中建营房。十七年复为海寇所据。日久圮坏,今惟存旧址。”上述玉洲、石美、福河三土堡均在万历府志有记载。玉洲土楼和石美土城还重建过多次。像玉洲土楼在万历间就已崩坏。这也印证当年土楼的修建是非常的仓促的,只有到了各平的万历年间才能盖比较正规的土楼了。所以像华安齐云楼、升平楼的楼匾只写建于万历年间,也就可以理解了。
三.土楼西建的历史原因


土楼虽发源于九龙江中下游地区,但在下游地区已难见到土楼的存在。清初顺治、康熙年间的“迁界”,沿海地带沦为弃地,这些能作为据点的土楼俱在摧毁之列。复界以后,由于沿海比较安定,土楼就失去重修的意义,而在中游的芗城及华安境内许多明代土楼仍保留至今。
明成化六年设分守漳南道于上杭,清漳州镇的塘递路直达永定。有利客土两族群的双向交流,土楼技术沿西驿路、塘递路、九龙江各支流向上传向龙岩、永定等地。永定与漳州的历史十分密切,永定籍在漳移民很多,李登辉的原乡是与平和交界的永定湖坑,其先祖应是从塘递路、西溪入海渡台的。
闽西南广大地区,大都地瘠民贫,开发较迟,是滋生土匪的土壤。除山寇外,宗族之间、客土之间的矛盾互相交织,促使这些地区的土楼在有清一代迅速发展。例如诏安八仙山清末是“山顶叔公”反清的地方,这一带的土楼就特别的多。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地方的安靖,人们渐渐移出祖先蜗居数百年之久的生土楼,到平地河边居住。这在沿海县份尤为明显,有的土楼已无人烟。明代土楼历经沧桑,或重修或复筑,仍有不少保留至今,如墨场、上坪土楼等,对研究土楼的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漳州近代革命史上为太平天国运动洒满鲜血的上坪土楼。
四、土楼与台湾
上坪土楼又称为齐云楼。位于漳州市区西北32公里处,九龙江沙建盆地之中的岱山村中北面的山坡上,上刻明万历十八年建。清同治三年(1864)九月,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打下漳州后,齐云楼的一些尚武的年轻人就去南靖投奔太平军,引来了来王陆顺德部,以齐云楼为据点囤积粮草。四年四月,清军反攻占领漳州城,来王陆顺德率部退守龙岩。来王的侍卫长在战斗中负重伤,被齐云楼中的郭凸、郭好等人救回。藏在楼内养伤,齐云楼成为龙溪县抵抗清军的最后一个据点。成为清军的眼中刺,肉中钉。漳州镇总兵罗大春轻骑前往四面查看后,亲赴闽浙总督左崇棠琯溪行营面商办理。左宗棠立派亲兵中哨及马队随罗大春回漳。十一月二十一日,罗大春统领所部漳勇500人并率署镇标城守营都司杨朝阳、署右营守备贺任管带左、右、城守三营漳勇240人赴南靖(今靖城)会合楚军中哨亲兵及马队。星夜前进,次日辰时即抵岱山社,岱山义军扬旗鸣锣迎敌,被漳州镇兵当场用枪炮打死10余人,中哨洋枪队及马队四面兜击,又打死50余名,义军被迫退入寨楼据守。罗大春令将寨楼外民居一律平毁。包围齐云楼。楼中子弟关闭西大门(正门),坚守土楼,依靠有利地形奋力抵抗,把清军压制在岱山脚下,毙敌3名、击伤24名,都司杨朝阳左手重伤,把总杨布高左胸中炮子伤。清军不得不从漳州运来两尊大炮架在日新楼上。二十三日,罗大春命弁勇奋力围攻一昼夜,飞炮入楼,火光四起。来王侍卫长在墙楼上指挥,不久中弹身亡。郭凸、郭好等率领家眷老少分别从南北两侧不显眼的窄门突围。据说守南门的清军首领也姓郭,他不忍心屠杀族亲,网开一面,让一些妇孺老弱逃生出去。从北门突围者皆尽死亡殆尽,全楼被害200多名。清军走后,郭好及乡亲重返岱山,从楼中一口水井底捞出郭凸等93颗人头。为了永志不忘这个浩劫,村里立下族规,北门命名为“死门”,亡人灵柩由此出殡;南门命名为“生门”,婚姻嫁娶皆从此门出入。从生门冲出的一部分郭氏子孙,拥着大使公的神像,东渡台湾,在嘉义阿里山区定居下来,“忠”字辈在其开基,为了感谢大使公的保佑,就建了“护生公”,春秋祭祀,传下六世,万余人。百余年过去了,1990 年才派人回唐山寻根祭祖,其标志就是岱山的齐云楼和家庙祭祀的大使公神像。
齐云楼被清军炮击后,仅剩二层楼高,底墙夯土厚1.5米,圆直径50余米。由于依山建筑,地势十分险要,站在土楼下仰望大门,颇有云与天齐的感觉。要进大门,须从两侧拾阶而上,确实易守难攻。大门以下底部均由石块垒成,清军炮击痕迹依稀可辩。楼内也极富特色。楼是椭圆形的,但楼中天井却是两头尖的橄榄形。围绕天井,共见26个房门,也就是26个单元。楼是同圆心上两环相套,外环两层,内环平房。走进任何一个家门,首先是门厅,接着是小天井和主楼中厅,每家都有一个楼梯上二楼。房间布局好象是三堂二横式的简化,颇有小家天地气氛。通常大土楼内的房间是平均分割,一般大小。但齐云楼的单元开间数和房间厅堂大小面积,却差别很大。大的单元是标准的四扇三间上下厅三合小五凤楼的规模,面积比小套大一至二倍。最大一套面积近200 平方米。据说这是按家族辈份高低和地位尊卑安排的,加上又要考虑从古老的风水信仰观念,使得楼内布局异常复杂,宁观者眼花缭乱,是典型的闽南式土楼。与其相望的荷花楼,却是环廊式,即所谓客家式土楼。甲子峰下,土楼众多,距漳州城不远,是值得研究的一个地方。
五.结束语
福建土楼的产生具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从大的角度来看,起因于倭乱。倭乱的区域恰相当于元朝的十大行省之一的江浙行省,这是中世纪中国最富庶的省份这一。可以说倭乱是明朝的锁国政策的失误,当西方老牌殖民主义者利用海盗掘得资本主义第一桶金时,明朝却反元朝而行,重本抑末,禁止对外贸易,使中国丧失发展资本主义第一次机会。倭乱也是开放与反开放的产物,因为很多倭寇本身就是漳泉人。嘉隆以后,明朝在福建漳州实行的有限开放,尽然是用中日下层百姓的鲜血换来的。而在倭乱中产生的土楼,倭乱一过就弊端丛生。成为宗族械斗的土壤。为清初闽粤边大规模宗族械斗创下了有利条件,严重影响漳州经济的发展,正如钟理和的《原乡》所述那样,迫使大量农民移民向台湾。
新屋鄉志裡面有以下一段資料,提到開墾觀音新屋的關鍵人物中有郭振掬,他的籍貫與我們的完全一樣 ,而且還多了「上坪鄉」的資訊,他是「士志振光宗」的「振」字輩,比郭光宗還要早一輩,來台時間也可能較早。

三、郭振掬、附郭龍明
郭振掬,字振岳,原籍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昇平保上坪鄉二十五都岱山社,生
於1687年(康熙26年)。長成後,由原籍渡海來臺,初居臺南。1723年(雍正元年),攜眷遷至臺灣北部,居於今觀音、新屋境內之大溪墘庄從事拓墾工作。1735年(雍正13年),以郭振岳名義與姜勝本墾號共同向平埔族南崁社土目老密氏請墾土地,並招募佃戶拓墾。土地範圍包括「東至高山頂(今楊梅鎮高山、高榮二里),西至海涯,南至大溪(今社子溪),北至大堀溪(今觀音鄉境內)」,涵蓋了今觀音鄉西南部,以及本鄉西北側的土地。經過數年的開墾,荒埔陸續成田,郭振岳和姜勝本成為新屋、觀音地區兩大業戶,其收租方式為就每年之收成,採一九五抽,即業主得15%,佃戶得85%。1744年(乾隆9年),郭振岳與姜勝本兩業戶以「佃戶日多,事務日繁,合理之難免維艱,曷若分收之較為方便」為由,將墾業劃分,經過拈鬮,郭振岳得西畔靠海土地,姜勝本得東畔內陸土地。今永安村有郭厝與頭家厝之地名,即與郭振岳業戶落居於此有關。
嘉慶年間,郭振掬之玄孫郭龍明繼為業主,為裨益當地農民,乃興築龍明埤(今稱溜明埤),以興灌溉之利;並建置供奉保生大帝的傳濟廟(今改建為保生宮),成為當地信仰中心。註11由於郭龍明常減免佃戶租榖,或是捐租賑濟災民,官方為嘉獎其公義,而授與候補知縣之職,並且協辦地方治安,當地人民之
案件亦由其襄理,使其為民眾所欽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