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5日 星期四

昇平堡由來

[原创首发] 血雨腥风创土楼
血雨腥风创土楼





摘要:福建土楼诞生于明嘉靖后期的九龙江中下游,历史文献记载详细可稽。
关键词:兵防
倭乱
园寨
土楼诗

一.前言
福建土楼始创建于明朝嘉靖后期的九龙江下游,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随着岁月的迁移,现今漳州的大部县区都有土楼存在,从外部形状看有圆、方、半圆、椭圆、五角、五凤、八卦、不规则等,各具特色;从内部结构看,又分为环廊式和单元式,各领风骚。
土楼是官方的说法,民间俗称为“寨子”,严格讲寨子的定义比土楼广,寨子即有土筑的,也有石筑的,甚至还有砖砌的。或者内土外石。以明代土楼为例:华安上坪齐云楼是土楼、升平楼是石楼,墨溪土楼是外砌石,但外石可能是清代才砌的,山尾土楼和塔尾土楼是土砌的,清初建的天宝大寨土楼是砖砌的(注:明天宝土楼已无影可寻)。土楼还按是否掺灰(石灰或壳灰)可以分为生土楼和三合土楼。沿海地区的土楼外面大都再抹上一层壳灰。
某些权威将土楼建筑出现的时间无限上升是不对的,因为城堡建设带有军事性质,非有官方的许可不可。如唐方镇割据,到宋初就大量的拆城,直到后来北方民间造反,才又下令筑城。还有隋、南宋、元是中国历史上禁止民间携带兵器的三个朝代,现代也禁止民间拥有枪枝和管制刀具。明代实行的是兵民分离的卫所制度,又实施严格的锁海政策,因此允许民间建立具有军事性质的城堡是不现实的。所以土楼的兴起必定有一定的因素。
至于明代闽(西南)粤(东)边界,即客家地地区出现土楼的可能性多大呢。自从成化兵兴,这里的畲民武装动则成千上万,旗下姓氏众多,聚山与朝廷为敌,显然畲民没必要设置土楼,因为土楼只适合人数有限的宗族聚居。明廷在这里一直实行“改土(抚瑶土官)归流”的政策,最典型的是南赣军门提督王阳明的镇压畲民起义。漳属的漳平(成化七年,1471)、平和(正德十四年,1519)、诏安(嘉靖九年,1530)、宁洋(隆庆元年,1567),汀属的永定(成化十四年,1478),潮属的饶平(成化十三年,1477)、澄海(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蕉岭(嘉靖四十三年,1560设平远;崇祯六年,1633设镇平,民国3年更今名),都是在这一时期设立的。结局是造成畲民大量北迁闽东,留下来的被编户齐民,成为现代的客家人的祖先。实际上现今闽西的土楼主要分布于与漳州接壤的永定边界地区,这一带曾是属于平和的小篆地区。1950年底,从平和九象乡象湖山等五个村划给永定,即今永定湖山乡。永定最多土楼的乡是湖坑乡,和有最大土楼承启(天助楼)的古竹乡都与平和接壤。
二.历史文献
明万历元年(1573)《漳州府志•兵防志》曰:“漳州土堡旧时尚少,惟巡检司及人烟辏集去处设有土城。嘉靖四十等年以来,各处盗贼生发,民间团筑土围、土楼日众,沿海地方尤多,现列于后:龙溪县土城3、土楼18、土围6、土寨1;漳浦县巡检司土城5、土堡15;诏安县巡检司土城3、土堡2;海澄县巡检司土城3、土堡9、土楼3。”海澄本龙溪县地,隆庆元年(1567)才析龙溪县沿海5个都设置,所以可见嘉靖间,土楼仅分布于九龙江中下游两岸。与龙溪县相邻的南靖县,府志南靖县卷云:“本县近年民间设立楼寨数多,但县册无开,无由登载。”至于其它漳州府当时属县平和、龙岩、漳平、宁洋、长泰五县俱无土楼记载。万历元年漳州府志编法较为特别,各县独立成卷,凡有土楼的县份,在嘉隆年间都受过倭乱和广东张琏的侵害。所以万历元年《漳州府志》以当时人记当时事,应是十分准确的。
土楼诞生于沿海而不是山区是有其重要的历史背景的,这就是明代的倭乱。嘉靖三十六年(1577)六月二十五日,海寇许朝光、谢策等突至龙溪县月港,登岸焚烧千余家,杀掳千余人。是年,福建中丞阮鄂下令民间筑土堡防倭。土楼初筑,其利弊就已见端倪。濒海龙溪县八、九都的张维等24人,号称二十四将,造大船接倭。三十七年冬,漳州巡海道邵楩,率兵剿捕进入许坑,张维率众据敌,官兵被杀,由是益横,各据土堡为巢。旬月之间,附近效尤,各立营垒。三十八年三月,倭寇由东厝岭抵月港、八九都,转石码、福浒、东洲、水头掠舟流劫。八月,复由天宝市入南靖,所过焚掠一空。是年,明廷设南路参将署于漳州城内,对付海上倭寇和广东饶平的张琏反明武装。但是,此时的明卫兵制度已腐朽的不堪一击,四十年闰五月十三日夜,饶贼陷镇海卫,杀掠官兵无数。四十一年,倭贼袭陷玄钟千户所。这时明朝官兵自身难保,根本无力保护乡土的安宁。
仓促来临的规模巨大的嘉、隆之乱,漳民已无法指望官兵的保护,而通倭者为了自己的生存,皆纷纷效仿巡检司城,就地取材,建造速度快的土堡、土楼随之应运而生。正如嘉靖乙丑进士,漳浦人林偕春的《兵防总论》所云:“县、卫之城崇在数十里之内,而乡鄙之民散在数十里之内,仓卒闻贼,扶携莫及,人畜幅辏,乌能尽容……则不如各自堡之为安也……故土堡诚设,则坚壁清野,贼之至也,将无所掠食,以攻则难,弗能久居,势将自退。” 清康熙《漳浦县志》引嘉靖《漳浦县志》明确指出:“土堡之置,多因明季,民罹饶贼、倭寇之苦,于是有力者率里人依险筑堡,以防贼害耳。”
嘉靖六年的《龙溪县志》还未有土楼的记载,但是其特别记载:“濠门巡检司城,在一二三都濠门山(今属厦门)。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创。周围一百五十丈六尺,北辟一门,上建一楼。”显然濠门巡检司城在当时是非常有特色的,看看幸存的墨溪土楼的结构,完全有理由认为濠门巡检司城是漳州土楼的雏型。
截止明万历元年(1573),漳州土楼的分布区分为两片,一片分布于漳州城的东、西、北远郊,既原龙溪县的二十一都、二十五、六都。另一片分布于九龙江东岸,既原龙溪县的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一二三都。龙溪县土堡具体分布如下:福河土城(在十一都)、天宝土楼、塔尾土楼、墨场土楼、山尾土寨(楼)(俱二十一都),埔尾土楼、丰山土楼、汰内西坑土楼、上坪土楼、归德上村土楼、华葑土楼、狮陂土楼、宜招土楼(俱二十五都),坂上土楼、埔尾土楼、马歧土围(俱二十六都),官埭土楼、东洲土楼、玉洲土楼、流传土围(俱二十八都)、石美土城、白石土城、新埭土围、梁齐土楼(俱二十九三十都)。海澄县土堡:港口堡、草坂堡、珠浦堡、广林堡、虎渡堡(上俱八都)、屿上堡、田尾堡(俱九都)、长屿堡、何山堡、石囷堡、钟林尾土楼、登瀛土楼、青礁土楼(俱一二三都,今属厦门市)。
由于一个土楼只住着一个氏族,具有保护家族繁衍的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所以倭乱之后,土楼就成为宗族械斗的防御工事。明崇帧六年(1623)《海澄县志》记载了嘉靖丙辰进士、廉州知府邑人黄文豪所作的《咏土楼》诗,这是有史可查的最早一首咏土楼的诗,反映了嘉隆倭乱之后,漳州宗族械斗的惨剧,诗云:
倚山兮为城,斩木兮为兵。接空楼阁兮跨层层。奋戈□兮若虎视而龙腾。视彼逆贼兮如螟蛉。吁嗟四方俱若此兮,何至坑乎长平;奈何弃险阻于不守兮,闻虎狼而心惊。古云闽中多才俊兮,岂无人乎请缨。谁能销兵器为农器兮,吾将倚为藩屏。
黄文豪卒于万历年间。到明泰昌、天启年间,又是九龙江两岸兴建土楼的高潮。龙溪人陈天定于天启年间写给知府施邦耀的《北溪纪胜》云:“廿三四都烟火稠密,人事耕学,楼堡相望。”“年来四郊多垒,(龙)岭以下诸村连山筑堡,鼓柝相闻,然或垣而未室,或室而未械,且有单寒湫溢,计丁壮不过三五十人殆,与潭外诸堡,族巨力强,独支一面者不同也。”
顾炎武的《读史方要》有关漳州土楼的记载不过是从漳州方志引用而已。
至于漳州相邻的泉州为什么没出现土楼,这主要与泉州自然地理有关,泉州以花岗岩石山为主。据晋江钞岱郭氏族谱记载,倭乱时晋江福全蒋氏因采石建堡,破坏风水而与所内陈姓结下宿怨,两度酿成灭族之灾,幸郭氏在朝为官者才予与解脱。泉州风沙大、土质咸,也不利于土楼生存,所以泉州是石的世界。
漳州沿海土楼的记载仍延续到清初。清康熙丁酉《龙溪县志》卷之四《兵防》曰:“福河为分防……明天启间,刘香之乱,居民所筑”。“玉洲,提标右营,……在二十八都,嘉靖间居民郭膺昴等筑防倭,万历间海涌崩坏,顺治二年再筑,康熙十八年海寇坠之。”“许茂,提标右营……汛地有民城,明季筑”。“石美,提标右营,……原系土堡,嘉靖间建避倭,有海防同知行署。顺治三年,郑香寇据。六年,我兵坠之。九年更筑防海。其广约如旧制四分之一。中建营房。十七年复为海寇所据。日久圮坏,今惟存旧址。”上述玉洲、石美、福河三土堡均在万历府志有记载。玉洲土楼和石美土城还重建过多次。像玉洲土楼在万历间就已崩坏。这也印证当年土楼的修建是非常的仓促的,只有到了各平的万历年间才能盖比较正规的土楼了。所以像华安齐云楼、升平楼的楼匾只写建于万历年间,也就可以理解了。
三.土楼西建的历史原因


土楼虽发源于九龙江中下游地区,但在下游地区已难见到土楼的存在。清初顺治、康熙年间的“迁界”,沿海地带沦为弃地,这些能作为据点的土楼俱在摧毁之列。复界以后,由于沿海比较安定,土楼就失去重修的意义,而在中游的芗城及华安境内许多明代土楼仍保留至今。
明成化六年设分守漳南道于上杭,清漳州镇的塘递路直达永定。有利客土两族群的双向交流,土楼技术沿西驿路、塘递路、九龙江各支流向上传向龙岩、永定等地。永定与漳州的历史十分密切,永定籍在漳移民很多,李登辉的原乡是与平和交界的永定湖坑,其先祖应是从塘递路、西溪入海渡台的。
闽西南广大地区,大都地瘠民贫,开发较迟,是滋生土匪的土壤。除山寇外,宗族之间、客土之间的矛盾互相交织,促使这些地区的土楼在有清一代迅速发展。例如诏安八仙山清末是“山顶叔公”反清的地方,这一带的土楼就特别的多。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地方的安靖,人们渐渐移出祖先蜗居数百年之久的生土楼,到平地河边居住。这在沿海县份尤为明显,有的土楼已无人烟。明代土楼历经沧桑,或重修或复筑,仍有不少保留至今,如墨场、上坪土楼等,对研究土楼的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漳州近代革命史上为太平天国运动洒满鲜血的上坪土楼。
四、土楼与台湾
上坪土楼又称为齐云楼。位于漳州市区西北32公里处,九龙江沙建盆地之中的岱山村中北面的山坡上,上刻明万历十八年建。清同治三年(1864)九月,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打下漳州后,齐云楼的一些尚武的年轻人就去南靖投奔太平军,引来了来王陆顺德部,以齐云楼为据点囤积粮草。四年四月,清军反攻占领漳州城,来王陆顺德率部退守龙岩。来王的侍卫长在战斗中负重伤,被齐云楼中的郭凸、郭好等人救回。藏在楼内养伤,齐云楼成为龙溪县抵抗清军的最后一个据点。成为清军的眼中刺,肉中钉。漳州镇总兵罗大春轻骑前往四面查看后,亲赴闽浙总督左崇棠琯溪行营面商办理。左宗棠立派亲兵中哨及马队随罗大春回漳。十一月二十一日,罗大春统领所部漳勇500人并率署镇标城守营都司杨朝阳、署右营守备贺任管带左、右、城守三营漳勇240人赴南靖(今靖城)会合楚军中哨亲兵及马队。星夜前进,次日辰时即抵岱山社,岱山义军扬旗鸣锣迎敌,被漳州镇兵当场用枪炮打死10余人,中哨洋枪队及马队四面兜击,又打死50余名,义军被迫退入寨楼据守。罗大春令将寨楼外民居一律平毁。包围齐云楼。楼中子弟关闭西大门(正门),坚守土楼,依靠有利地形奋力抵抗,把清军压制在岱山脚下,毙敌3名、击伤24名,都司杨朝阳左手重伤,把总杨布高左胸中炮子伤。清军不得不从漳州运来两尊大炮架在日新楼上。二十三日,罗大春命弁勇奋力围攻一昼夜,飞炮入楼,火光四起。来王侍卫长在墙楼上指挥,不久中弹身亡。郭凸、郭好等率领家眷老少分别从南北两侧不显眼的窄门突围。据说守南门的清军首领也姓郭,他不忍心屠杀族亲,网开一面,让一些妇孺老弱逃生出去。从北门突围者皆尽死亡殆尽,全楼被害200多名。清军走后,郭好及乡亲重返岱山,从楼中一口水井底捞出郭凸等93颗人头。为了永志不忘这个浩劫,村里立下族规,北门命名为“死门”,亡人灵柩由此出殡;南门命名为“生门”,婚姻嫁娶皆从此门出入。从生门冲出的一部分郭氏子孙,拥着大使公的神像,东渡台湾,在嘉义阿里山区定居下来,“忠”字辈在其开基,为了感谢大使公的保佑,就建了“护生公”,春秋祭祀,传下六世,万余人。百余年过去了,1990 年才派人回唐山寻根祭祖,其标志就是岱山的齐云楼和家庙祭祀的大使公神像。
齐云楼被清军炮击后,仅剩二层楼高,底墙夯土厚1.5米,圆直径50余米。由于依山建筑,地势十分险要,站在土楼下仰望大门,颇有云与天齐的感觉。要进大门,须从两侧拾阶而上,确实易守难攻。大门以下底部均由石块垒成,清军炮击痕迹依稀可辩。楼内也极富特色。楼是椭圆形的,但楼中天井却是两头尖的橄榄形。围绕天井,共见26个房门,也就是26个单元。楼是同圆心上两环相套,外环两层,内环平房。走进任何一个家门,首先是门厅,接着是小天井和主楼中厅,每家都有一个楼梯上二楼。房间布局好象是三堂二横式的简化,颇有小家天地气氛。通常大土楼内的房间是平均分割,一般大小。但齐云楼的单元开间数和房间厅堂大小面积,却差别很大。大的单元是标准的四扇三间上下厅三合小五凤楼的规模,面积比小套大一至二倍。最大一套面积近200 平方米。据说这是按家族辈份高低和地位尊卑安排的,加上又要考虑从古老的风水信仰观念,使得楼内布局异常复杂,宁观者眼花缭乱,是典型的闽南式土楼。与其相望的荷花楼,却是环廊式,即所谓客家式土楼。甲子峰下,土楼众多,距漳州城不远,是值得研究的一个地方。
五.结束语
福建土楼的产生具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从大的角度来看,起因于倭乱。倭乱的区域恰相当于元朝的十大行省之一的江浙行省,这是中世纪中国最富庶的省份这一。可以说倭乱是明朝的锁国政策的失误,当西方老牌殖民主义者利用海盗掘得资本主义第一桶金时,明朝却反元朝而行,重本抑末,禁止对外贸易,使中国丧失发展资本主义第一次机会。倭乱也是开放与反开放的产物,因为很多倭寇本身就是漳泉人。嘉隆以后,明朝在福建漳州实行的有限开放,尽然是用中日下层百姓的鲜血换来的。而在倭乱中产生的土楼,倭乱一过就弊端丛生。成为宗族械斗的土壤。为清初闽粤边大规模宗族械斗创下了有利条件,严重影响漳州经济的发展,正如钟理和的《原乡》所述那样,迫使大量农民移民向台湾。

1 則留言:

風清揚 提到...

讀到一篇與昇平堡有關的文章,提到堡的建築大部分在龍溪縣,明代末年動亂期的產物,有軍事性質。也提到二十五都大概在哪個位置,上坪鄉大概地點等,相當有參考價值,所以放在這裡給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