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8日 星期一

郭龍文等具狀保舉林青雲充當芝葩里總理

[保結狀]
淡新檔案: 第12237 案
檔案名稱: ntul-od-th12237_002
作者/發文者: 郭龍文(業戶);吳萬裕(庄耆)
成文日期: 光緒14年8月(1888)
原件作成地點: 新竹縣
簡述: 郭龍文等具狀保舉林青雲充當芝葩里總理

2008年7月25日 星期五

林本源的歷史

林本源,是一個家族的名號。林本源家族,俗稱"板橋林家"。祖籍龍溪縣二十九都白石堡莆山社,即今龍海市角美鎮埔尾村。

清乾隆四十一年(一七七六),莆山社林姓十四世孫林應寅(諱遜伍,號敦厚)遷居臺灣淡水興直堡新莊。四十五年,其子林平侯(又名安邦,緯顏順)入台。林平侯有五子:國棟、國仁、國華、國英、國芳,分別立五號:飲、水、本、思、源。以國華"本記"和國芳"源記",對家族發展影響最大,故合稱"林本源"。

林本源創業主要在桃園大溪和臺北板橋等漳州人居多的地方,被漳州人擁為領袖而得,"漳州阿哥"的雅號。林平侯遷台時僅,十六歲,起初在新莊米店當學徒。(郭宗嘏也開發了新莊中港等地,兩人是否認識)米店在稻穀價低時大量購進,待價格上漲後再賣出而獲厚利。林平侯學會了一套生意經,便自闖天下,獨開米店,不久又與竹塹林紹賢經營全台鹽務,購置帆船搞貨物販運,獲高利而致富,擁資數十萬。

林平侯花錢捐官,先後署潯州通判、桂林同知、柳州府正堂等,後引疾歸台。 嘉慶二十三年(一八一八),林平侯舉家從新莊遷大溪,投入富厚資本,開始發展土地開墾經營事業。當時,大溪聚集了大量漳州人。林平侯向官府申得土地開墾權,將土地租給移民去開墾耕作,自己做墾首和大租戶。當移民把承租的土地再出讓給他人耕作時,他自己就成了小租戶。這種一塊地上有佃戶的耕作權,小租戶的小租權和大租戶的大租權的土地權益關係,在臺灣普遍存在。這種地租形式,大租戶的利益相對不大,林平侯是精明人,他一改通常的經營形式,開始向小租戶收買小租權,漸漸形成大租戶直接經營的格局。這樣佃戶每年交的地租,全歸林家。在大溪,林家每年收租谷達數萬石,蓋了好幾家租館專管收租。在林本源的悉心經營下,漳州人聚居的大溪迅速繁榮起來。林本源的土地經營,也從大溪擴展到新竹、桃園、臺北,甚至宜蘭,成為臺灣北部第一大地主。

咸豐三年(一八五三),林家第二代主人林國華、林國芳兄弟舉家遷至板橋,(他們在拔仔林的租館是1844年建的)成了臺北地區漳州人的領袖,咸豐五年,林國芳開始率領漳州人興建板橋城。板橋城是臺北平野上的第一座城。城牆高一丈五尺,厚兩尺多,有東西南北四大城門和小東門。各大城門設城樓,城外有護城河。板橋一帶漳州人聚居,故有板橋十三莊都是漳州人"的說法。板橋城的興建,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和文教的興盛。周圍地區的農產品和手工業品,都在這裏集散,市街迅速繁榮。林本源在城內開租館、設錢莊、辦商行,光緒初年又大興土木,興建五落大院和林家花園。林家產業占全城的一半,故板橋城又有"林家城"之稱。監於化解漳泉之間敵意的考慮,板橋建城後特設大觀義學。林家第三代主人林然讓、林維源兄弟,把妹妹嫁給泉州舉人莊正。由莊正主持義學,折收漳泉子弟讀書。這樣,不但使漳泉之間的宿怨逐漸化解,而且使板橋文教風氣日益濃厚。

2008年7月24日 星期四

郭宗嘏墓

資料來源http://chmis.cca.gov.tw/chmp/blog/evanhoe/myBlogArticleAction.do?method=doListArticleByPk&articleId=5588
郭宗嘏墓‧1783年
郭宗嘏何許人也?他是開墾桃園沿海的大園地區先驅者郭光天的四子,是台北盆地開發史上之關鍵人物,開墾新莊地區、捐資興建北台灣第一座高等學府明志書院,在八里坌亦曾擁有大量田產。據淡水社大水岸解說班學員轉述溫振華教授說法,指郭宗嘏墳墓在渡船頭後山,乃於2003年6月23日前往尋找。首先於渡船頭舊墓葬區:八里鄉第三公墓中搜尋,僅見大部分為戰後的新墓,且多撿骨遷建中,並發現戰後由國軍所造之軍事坑道網路。回到天后宮左方,向捕魩仔魚的陳先生(約60歲)詢問,蒙陳先生帶領,繞上北50道路行走約100公尺,往西邊水泥路走,路寬約1公尺,雜草及有刺植物叢生,揮刀前進,約100公尺即見郭宗嘏古墓。(引自google earth衛星地圖)(郭宗嘏墓)古墓位於緩斜山腰,面朝北方淡水河,正前方約200公尺下方即為海岸新都大樓、老榕碉堡一帶,背坐觀音山。其左後方有一棟霞紅色磁磚之透天厝,屋頂有數桿大哥大天線,可作為標定之參考點。正後方則為相思樹林。古墓下方山腰地為綠竹筍園,為開台天后宮廟產,現由陳家承租耕作,後方山坡地則為公有地。此墓規模頗大,長寬大約25公尺見方,墓道以水泥重鋪。墓手形制為二屈手,墓碑主碑高約5尺、案、櫃臺腳均為原貌,墓碑的兩翼、墓手已於戰後改修為洗石子(寒水石)。墓丘部分,有前靠、後靠,同樣為鐵土(三合土)構造,應為當時遺留至今,墓龜亦為鐵土造。墓埕有些微高低差。司土在左方約10公尺竹林內。墓碑頂部是平頂切斜角,不似一般弧形墓碑,倒像是官廳公告用的石碑。其燈號「岱山」,碑文由右而左為:「乾隆癸卯孟秋建顯考文林郎諡惠文郭公之墓孝男雲標雲昌雲秀仝孫立石」可知其興建時間為1783(乾隆48)年。櫃臺石雕主題依中、左、右順序,分別為回首麒麟(送子)、松鶴(延齡)、竹鹿(得祿)。石材為本地出產之觀音山石。從墓碑上仍有掛紙,可知每年清明前後仍有其後人來掃墓。比對以往調查資料,確定此墓為八里鄉境內已知年代最早的漢人墓葬。有關此墓之傳說方面,據陳先生表示,他們不知此墓之來歷,只知道是有錢人,據說還買了活人(童男童女)陪葬。真實情形如何,有待深入追查。

郭姓遷居台灣

大陸網站的資料,有些錯誤,大致可以看到郭姓遷居台灣的時代與地區。

遷入臺灣:
據《臺灣省通志》對郭氏播遷入台的記載,最早入台的郭氏族人名叫郭懷一,大約在明天啟年間由福建入住今台南市。郭懷一早年隨鄭成功之父鄭芝龍縱橫海上,為其得力部將。後鄭芝龍受明朝招撫,返回朝廷。郭懷一與另一部將何斌則留居臺灣,與其部屬墾耕於離台不遠的二層行溪南岸,建立家園,人丁日旺。
明末清初,福建郭氏有一支遷居臺灣,後散居彰化、嘉義、高雄等縣,後發展為臺灣十大姓之一,並有部分人遠徙歐美及東南亞。
臺灣郭氏族人,還有許多是從福建漳州、泉州等地赴台的,另外也有一部分是從廣東潮州、惠州嘉應去的。
福建漳州龍溪縣的郭由飽于清順治八年(西元1651年),入墾今台南麻豆;雍正年間,郭光傳入墾今台南縣;乾隆年間,郭其讀遷今澎湖馬公;郭振德、郭安政、郭長等,先後入墾今臺北萬里。
福建漳州南靖縣的郭錫餾在清康熙中葉入墾今彰化。乾隆初年,移墾今臺北市,募資開挖水渠,灌溉臺北盆地。後人感念其恩,將此渠取名騮公圳。雍正五年,郭崇飽入墾今臺北市內湖。乾隆年間,郭砒石、元記、純直兄弟入墾今臺北金山。郭榮興入墾今萬里
福建漳州平行縣的郭朝球在清乾隆年間入墾今萬里,郭阿葉入墾今臺北瑞芳。
還有福建漳州的郭光天入墾今桃園龜山;稍後,郭崇嘏、郭龍文、郭玉振、郭樽等,先後入墾今桃園大園、龜山。
由福建泉州入台的有惠安縣的郭順宜,於康熙末年入墾今彰化鹿港,雍正六年,郭奕榮入墾今新竹香山。
福建泉州同安縣的郭行足於乾隆十九年入墾今麻豆,長房下傳六房,是為郭六合。稍後,郭川入墾今臺北八裏,郭植厚入墾今基隆市。嘉慶年間,郭盤衍入墾今苗栗苑裏。福建泉州南安縣的郭寬于乾隆初年入墾台南佳裏,後遷台南市。郭卜入墾今臺北樹林,郭雲山、雲河兄弟入墾今臺北汐止。乾隆三十五年(西元1770年)郭恭亭入墾今新竹市。
福建泉州安溪縣的郭暢于道光年間入墾今臺北坪林。
福建泉州的郭百年于嘉慶年間率眾入墾今南投埔裏,郭福富、郭景先後入墾今臺北石碇。
遷往臺灣的還有廣東潮州饒平縣的郭德泉,於康熙中葉入墾今嘉義水上。廣東惠州海豐縣的郭青山于雍正八年入墾今新竹新豐;惠州陸豐縣的郭成萬於乾隆年間入墾今苗栗鎮。廣東嘉應鎮子縣的郭鴻成於乾隆二十八年入墾今台南市安平區;嘉應梅縣的郭有鳳於乾隆年間入墾今苗栗鎮。

林本源承接郭家大租

聞名全台的「林本源」商號的林姓兄弟,自漳州來台,先在大溪經營樟腦獲得巨富後,從事大租戶墾殖事業,並在大園鄉菓林(舊名拔仔林)設立租館,承接郭光天大租權,佔地四萬坪,出租給小租戶,後來又在板橋新建林家花園一座,極富盛名。

許厝港

大園古名叫大坵園,昔日這裡是一大片菜園。住戶星散,大部分都以種菜,種甘薯維生。清康熙年間,就有閩南漳州人移居此地,為了防禦粵人侵襲,都在住家,菜園四週築起土石城牆。現今清費市場附近叫「城後」,中山南路一帶稱「南門」,郵局附近稱「北門」。
  康熙末年,粵籍人士渡至南崁溪口的竹圍港向土番租地,與商船從事交易活動,隨後閩籍人士聞訊相繼移殖而來,自溪口竹圍港至海口一帶,遂成農商聚集所在。福建漳州人郭光天於雍正年間呈准福建總督派遣尹士良率兵,在竹圍庄附近登陸,移居的漢民眾多,並定名墾地為「北窩庄」,因墾民大多姓許,此地遂稱「許厝」,港口為「許厝港」。雍正十四年,郭光天買下八里坌社地,並招集鄉黨親戚,戳力屯墾,面積逐漸擴大,郭姓遂在鄉境內成為大姓,漳泉人士隨後大量移入,每開墾一處並以庄命名。其後因村庄眾多,過於分散,遂於尖山(今大園國小)山麓下,形成一市肆以集散貨物,而此廣大田園,取名為「大坵園」庄,其後日據時期,簡寫為「大園」,沿用至今。
  有關大園鄉兩港玆分以下兩部份說明之:
(一)南崁港
台灣北部闢治較晚,到明嘉靖末年兩地交通才較頻繁,福建漳、泉人渡海與原住民交易。崇楨十五年荷蘭人北上淡水驅逐西班牙人,在竹圍南崁港,砲擊此地,帶給居民一場虛驚,永曆十五年鄭成功入台,部分漢人亦隨之北上於此登陸從事拓墾。康熙末年,有粵省嘉應人來到南崁港,向土蕃租借土地,結寨而居,常往來於竹圍之南崁港口,每有航海船至,輒購貨物,以與原住民交易,利市百倍。到了清雍正年間,閩省漳泉二州人民聞風陸續移殖,聚居開闢。南崁社一帶以及拔子林一帶阡陌相連,逐成樂土。雍正末年,相繼流集於三塊石及拔仔林莊與南崁莊竹圍莊及海口莊,成為桃園縣最先開發的主要地帶。光復後政府積極發展漁業,乃在原址附近開闢成為桃園縣二大漁港之一的竹圍港。
(二)許厝港
遠自明末清初,大陸移渡入墾者日眾,到了雍正年間,郭光天率由此港登陸拓墾,許厝港和南崁港興福建對岸的廈門、福州一帶船舶的往來寄航、停泊、移渡和貨物貿易運輸非常頻繁,幾乎佔有台灣北部半面的分送,而當時居民和旅客大都聚居在許厝港和大坵園一帶。直到乾隆年間,此地熱鬧曾居極一時。
到了光緒十七年巡撫劉銘傳,佈設鐵路自基隆到新竹,此時清代航運隨著陸路鐵路交通的發達,轉移基隆港和淡水港。許厝港和南崁港的航運隨著沒落,港口亦逐漸淤塞。大坵園和許厝港的繁華盛況;亦由於航運的轉移和桃園都市新鐵道的陸交通所取代。
日據之始,大陸船舟仍時常出入大園鄉之許厝港,從事貿易。日人鑑於海關之漏稅和私渡,為防止起見,於民前十年,設立許厝港稅關監視署,附屬於淡水關署,並派吏員駐防監視。

郭家與龜山開墾

早期往北部不能走龜山,要從芝芭里走海線經過八里再往泰山新莊方向前進。

龜山早期稱龜崙社,源於歷史悠久的壽山巖觀音寺前,有一山丘,狀如龜形,龜的頭在半嶺處,該寺則位在龜的右後腳,昔時嶺頂稱為龜崙頂,而舊鄉公所一帶稱為龜崙口,本鄉轄區則統稱龜崙社,乃平埔族山胞、凱達喀蘭族Keitago Lan 聚居之所,山以社音而得名。 1697年﹝清康熙36年﹞仁和人郁永河來台,路經桃竹苗地區各番社,所見極為荒涼,殆為一片洪荒未闢之景色,當時的漢人還未移入本鄉開墾。直到1730年左右,清雍正年間,漢人才開始移入本鄉新路坑一帶,有漳人郭光天、郭崇(宗)瑕(嘏)、郭龍文、郭玉振等人相繼入墾;並有客籍嘉應州平遠縣人劉子桂、劉京璉、劉戊方,潮州府饒平縣人羅魁福之來開墾。 1775年﹝清乾隆20年﹞,移民大批由南崁一帶擴展至坪頂、大湖、苦苓林、菜公堂、山尾、西勢湖、下湖、員林坑及龜崙口一帶。1787年﹝清乾隆52年﹞在南崁和龜崙口地方發生第一次閩粵分籍械鬥以後,分籍事件不斷在本鄉發生,尤其是乾隆、嘉慶、道光、咸豐4代時最多。

尹士俍

這位先生就是奉令護送郭光天來台灣開墾的人,對我們家族有功。

尹士俍
字東泉,山東濟寧州人,附監生。雍正七年(1729)蒞台,任臺灣海防同知。九年夏,奉派往彰化縣查盤倉庫;同年冬,奉閩浙總督劉世明令,與臺灣鎮標中營游擊黃貴共同負責查驗台澎水陸軍實,赴北路各營汛閱操驗械。適大甲西社發生「番變」,奉分巡臺灣道倪象愷令,於雍正十年春協同彰化知縣陳同善,辦理淡、彰一切軍需,並接替因番變而被解職之張弘章職位,署理淡水海防同知。隨後奉閩浙總督郝玉麟檄,率兵廓清北路南崁社及桃園之境,以助漳籍墾戶郭光天墾闢該地。十一年,因「辦理軍糈,著有勞績」,經郝玉麟及福建巡撫趙國麟之舉薦,升任臺灣知府。十二年復往盤鳳山縣倉庫。翌年,又經郝玉麟及巡撫盧焯之題請,升分巡臺灣道。乾隆三年(1738)任滿,翌年調任湖北鄖襄道。其在台任職長達十年,為地方中高層官員。於全台事宜並形勢、風俗時加咨訪,而「往來軍營間,內山平埔,靡不盡歷」;「南北兩路之山形地勢,番俗民風皆親而目擊焉」,乃在離台前夕,纂成《臺灣志略》一書,分上中下三卷,上中兩卷各十目,自「全郡形勢」以迄「外洋各島」,敘事雅潔,文詞優美;下卷則為藝文題詠,無細目,收「疏」、「傳」、「記」、「賦」及各體詩五十九首。全書約近六萬言。其自序署「乾隆三年」,而記事則止於雍正十二年,為臺灣早期志書之一,為後來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及范咸《重修臺灣府志》所取資。唯此書流傳極少,久不為世人所知,僅北京圖書館藏有乾隆間刊本一部;近日又有廈門大學教授李祖基之點校本行世。(張子文)

圳股頭

初探圳頭—圳頭歷史回顧
圳頭村位在桃園縣大園鄉內,原名圳股頭,面積約3,598平方公尺(359.8公頃)。清雍正三年(西元1725年)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人郭光天奉清廷諭准,率領鄉勇106人來台墾殖。 由大園國中南邊的新街溪引圳開挖現在八卦塔北邊的湖底埤,將河水引入儲存,這一段引用渠水灌溉,經國中操場邊開挖水路稱為圳,後來桃園農田水利會稱大道口叫圳股頭,光復後改稱圳頭。
郭光天等在圳頭居住下來,逐漸形成部落。初期仍為清政府福建總督管轄,隸屬新竹縣,有總理及保長管理,日侵期間,又設大坵園保良支局, 置保長陳百福掌理民政,當時仍為清代管理。直至光緒二十二年,台灣為日人掌治,日人解散保良局,置事務取扱之職, 任林清雲為莊長,仍屬新竹縣,明治34年,日人以圳頭村轄入第十四區庄,以林水流等人為庄長管理。大正九年,圳頭又被合併為大園庄役場,昭和十一年,改由日人馬儀擔任庄長,以迄光復。光復後,民國三十五年,本村被轄為桃園縣.
郭光天等既落戶大園圳股頭一帶,興建公館住宅來安頓一干人等。今日有所謂后館、下館、頂館等,即為往昔的郭家公館的遺址。今日在圳頭境內,一二鄰往日叫下館,三鄰謂頂館。在內海村環球電覽工廠現址還有個前館,也叫新館,這些館除了部分是郭光天開墾大園地區時設置的辦公廳舍以外,還有些是作為儲倉用的。據村內耆老說,新館是雍菜穴(空心菜) ,下館是豬母穴,頂館是豬哥穴。因為新館的雍菜被豬母吃光了,所以不到幾年新館的人丁單薄或無嗣而屋倒人散,現在已無跡可尋。豬哥穴則人才輩出,光耀一時,如今後代子孫早已離開故居地,只有下館豬母穴人丁稠旺,固守家園。清代時,立有下馬牌在莊頭,意若要經過此地,文官下轎,武將下馬,風光一時,如今郭光天古厝已經拆毀,非常可惜。
圳頭村靠海的一大片荒漠地俗稱大片頂,只能種花生、甘藷之類的農產品,現在已成為好幾家規模不小的造紙廠集中地。此外八鄰處名為古亭,原來名稱是字鼓亭,是昔日郭光天墾殖期間在此地搭建茅亭,內懸大鼓作為作息信號,或有外敵入侵時擊鼓通知及求救,其後在日本統治時易名為古亭。

郭光天

郭光天 又名郭光昊,字峻民,號朴齊,福建龍溪人,生有5子。1725年首度來臺,1728年復率親族來臺,開墾大坵園埔地(今桃園縣大園鄉一帶)。郭光天第三子郭宗繫及其子孫復往南發展,於乾隆、嘉慶年間開墾芝芭里、澗仔壢(今桃園縣中壢)一帶,主要墾號為「郭樽」。郭光天第四子郭宗嘏則由大坵園往北開墾,自八里坌社取得埔地,開墾八里、淡水、五股、新莊一帶農地,在此區有田地近300甲,後捐出百餘甲田地給明志書院充當學租,又捐建新莊二所福德祠。郭宗嘏有子郭雲秀,林爽文之役,率鄉勇抵禦,後為千總,於陳周全之役戰死。郭氏古厝位在大園鄉圳頭村,今存業主圖戳、各類契字甚多。
陳宗仁 撰鄭明枝編,《郭氏宗族北臺移民拓墾史》